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探索一种反应条件温和、方法简单的食品熏蒸剂环氧乙烷制备方法,采用甲基弯菌IMV 3011(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IMV 3011)细胞作为生物催化剂,催化乙烯的环氧化反应生成环氧乙烷,确定了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反应器中气相的组成为氧气50%、乙烯20%、氮气30%(体积分数),30℃、150 r/min振荡反应8 h,采用固定化形式催化剂,环氧乙烷生成量为34μmol/mg,利用甲烷培养对其循环再生,再生8次催化剂中甲烷单加氧酶(MMO)活力仍保留89%,环氧乙烷物质的量为3.4 nmol。  相似文献   
2.
为使蔬果的食用不受季节限制且符合当下绿色健康的食品理念,蔬菜脆片应运而生,但不同蔬菜脆片的研制过程中所用的指标不尽相同。为了给蔬菜脆片研究与相关食品开发提供更科学、精准的评价指标,以蒲公英脆片研制为例,对蒲公英脆片生产工艺中膨化时间、膨化功率、马铃薯淀粉用量与物料厚度等因素对脆片品质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利用变异系数法分析脆片的膨化率、硬度、脆度、模糊数学法感官评分等指标在脆片品质评价所占的权重。结果表明,对蒲公英山野菜脆片品质影响从大到小的指标依次为脆度>模糊数学感官评分>硬度>膨化率;再经过标准化并结合权重进行计算,得到对蒲公英脆片品质影响从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膨化时间>膨化功率>脆片厚度>马铃薯淀粉用量。  相似文献   
3.
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对米曲霉40214菌株发酵产中性蛋白酶的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旨在提高菌株产中性蛋白酶的产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分,添加葡萄糖8.0%,酵母粉4.0%,Na2HPO40.10%;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初始pH值6.5,发酵时间96 h,加水量60.0%,经过优化后酶活性提高了1.75倍,达到2 845.68 U/mL,实验为进一步提高米曲霉40214菌株产中性蛋白酶的能力并将其应用到食品发酵中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米糠蛋白是一种低过敏性的优质植物蛋白,将酶解后的米糠蛋白肽原浆添加到牛乳中,制备复合营养米糠蛋白肽乳,兼具双重风味和营养强化的特点。以稳定系数指标,对米糠蛋白肽乳的乳化稳定性进行研究,试验确定最佳乳化剂复配配方为:蔗糖酯0.05%,单甘酯0.03%,吐温80 0.05%,此时稳定系数为92.25%,感官评价为滑爽;最佳稳定剂复配的配方为:黄原胶0.10%,MCC 0.45%,卡拉胶0.01%,此时稳定系数为97.622 7%。  相似文献   
5.
以甲基弯菌IMV 3011(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IMV 3011)为试验对象,活性炭为载体,吸附法制成固定化甲烷氧化菌细胞,催化乙烯环氧化反应,研究内外扩散对环氧化速率影响,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建立该反应幂指数速率方程。结果表明,通过Mears方程验证,可忽略内扩散对环氧化速率影响;当转速高于200 r·min~(-1)时,可忽略外扩散对环氧化速率影响。乙烯环氧化反应幂指数速率方程中,各因素反应级数分别为:乙烯0.6983、氧气0.2715、环氧乙烷-1.0185、催化剂0.5635,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拟合线得到反应活化能22.575 k J·mol~(-1)。利用幂指数速率方程可计算乙烯环氧化反应环氧化速率,拟合试验表明,测定值与计算值具有良好拟合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红枣产量与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但由于加工技术研究力度的缺乏,多数新鲜红枣因保质期短而腐烂变质,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红枣原料优势,开发高端红枣产品及符合大众消费观念的红枣制品显得极其重要。本文综述了红枣干燥制品红枣干、红枣营养粉,红枣发酵制品红枣酒、红枣酸奶、红枣醋、红枣饮料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红枣制品加工及研发方向,以期为我国红枣系列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饮食观念的形成,山野菜逐渐进入了广大消费者的视野。山野菜虽营养丰富、污染少,但新鲜山野菜保鲜期不长,故亟待开发既可提高山野菜保鲜期,又不失其原有营养价值的山野菜制品。山野菜脆片的研制既符合消费者健康生活的理念,也可提高山野菜的保质期,以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本文主要综述了山野菜脆片热风干燥、真空油炸、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低温高压膨化干燥与压差闪蒸干燥的加工技术,为今后山野菜脆片的加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营养科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及食品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期望提高饮食的科学性以满足不同需求。重组米是其中一个重要突破口。通过对重组米种类开发、工艺优化、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今后重组米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亚硫酸钠(Na2SO3)、超声波对大豆7S球蛋白进行理化预处理协同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交联处理后的持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游离巯基含量、平均粒径的变化。结果表明,Na2SO3质量浓度950 mg/L,处理时间40 min时,持油性达到最大,最大值为8.94 g/g;Na2SO3质量浓度700 mg/L,处理时间30 min时,乳化性达到最大(87.60 m^2/g),乳化稳定性达到最大(153.42 min);超声功率180 W,超声时间60 min时,游离巯基含量达到最大值,为51.96μmol/g;超声功率180 W,超声时间100 min时,平均粒径达到最大值,为129.8 nm。  相似文献   
10.
对米糠中的膳食纤维进行提取,用提取得到的膳食纤维制备脂肪模拟物,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将米糠膳食纤维所制备的脂肪模拟物与菊粉所制备的脂肪模拟物性质进行对比,所得到的性质均优于菊粉制备的脂肪模拟物。扫描电镜照片显示,菊粉颗粒表面光滑、无孔洞,膳食纤维脂肪模拟物颗粒表面明显疏松,且孔洞较多,粒径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