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稻种及对外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扼要介绍了日本、南朝鲜、东南亚、印度次大陆、欧洲、美洲和非洲的稻种起源、演化和分类。对各地区改良品种的系统命名及品种的抗性、米质和农艺性状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2.
赵县东门村小麦种植面积1000亩(66.67hm2),人口1400人。该村每年夏收仅用三天就全部收割完小麦,且每亩收费仅15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究其原因是:该村有一个团结务实一心为民的领导班子,有一个懂科学管理的“三夏”指挥部。该村领导班子,在村...  相似文献   
3.
靠农机致富的安连风赵县东杨村农机专业户安连风一年赚出一台大联合,方圆几十里,人人皆知。他是怎样走上这条致富路的呢?安连风如是说:“1989年麦收时的阴雨(伤透了我的心,当时暗下决心咬咬牙买台联合收割机。”1990年稍有积蓄的安连风又求亲告友,终于买来...  相似文献   
4.
2004年,农业部正式实施了四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从2月份开始,中国水稻研究所结合农业部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项目,在全国8省(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辽宁、黑龙江省)10县市开展了有关农民在水稻生产上采用的技术及与技术采用时最关心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5942份国内外稻种资源进行了一籽多苗现象的观察。发芽试验表明,水稻群体发生多苗的品种频率为1.36%,品种内出现多苗个体的频率为0~3%。  相似文献   
6.
农户采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6省25县5864个农户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表明,农户所在地区以及家庭人均收入是影响农户采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因素;农户文化程度和种稻规模基本没有影响。建议今后应该加强对地区间特征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7.
赵县南柏舍镇郑家郭村的郑三茂,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近年来,他靠经营联合收割机起家,靠农机作业致富,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刘三茂鼓捣了半辈子农机,近年来他看到群众对小麦联合收获的热情,又看到有的农民经营联合收割机赚了钱,便动起了脑筋。1994年春,他用家里准备盖房的钱,又七凑八借,买回一台新疆—2号联合收割机。机器买回来了,面对如此复杂的庞然大物,他犯愁了:零件这么多,整体性如此强的联合收割机.并不是拖拉机、割晒机和脱粒机的简单组合,这几万元的机器要是用不好可咋办?当他了解到县在机校要办联合收割机培训班…  相似文献   
8.
秋大豆开发一是能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群众收入;二是10月下旬上市,可利用农产品的季节性差价提高经济效益.青毛豆每千克可卖1~2元,亩产值达500~1 500元,投入与产出比1:10~30;三是不影响冬季小春生产;四是用养结合,培肥地力,形成良性耕作循环.  相似文献   
9.
水稻新品种保护在中国水稻研究所的有效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慧英 《中国稻米》2005,11(1):23-24
植物新品种保护在国外又称植物育种者权利,是植物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国家审批机关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据相关程序授予完成新品种选育的单位或者个人生产、销售、使用该品种繁殖材料的排他独占权,如同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一样,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的经济作物 ,我国多数省、区都有栽培。由于其生长温度低、生育期短 ,在长江流域是能与单季中稻接茬的早春或晚秋作物。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双季稻减少而单季稻面积逐年增加 ,为种植经济作物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种植马铃薯投资少 ,产量高 ,薯块用途多 ,耐贮藏 ,便于长途运输 ,因而种植面积近几年不断扩大。马铃薯与甘薯不同 ,薯块是地下茎的膨大部分。因此在温、湿度适合的情况下 ,只要将植株基部遮光 ,就能长出匍匐茎 ,并生长薯块。试验证明 ,稻田免耕 ,将种薯直接摆放在土面上 ,用稻草全程覆盖 ,配合适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