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农学   122篇
  11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11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种植水果型甜玉米是北京市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产业,大部分采用传统种植普通玉米的方式,虽然早春盖膜可1年种2茬,但大大增加了种植成本.为了探索甜玉米增产新途径,2002-2005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在北京市平谷区及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搞了宽窄行栽培水果玉米并与菜用豌豆间作的试验、示范并获成功.  相似文献   
3.
我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的进展及应用情况。我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规模已达到22 089份,经与国内外作物品种DNA指纹库比较,是全球品种数量和建库规模最大的DNA指纹库,并且在区域试验、品种权保护及种子质量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至今已开展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等达40 000多份次。同时,对DNA指纹库构建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建议继续发挥SSR标记的作用、加快推进SNP标记的研发、发掘In Del标记的应用潜力并持续关注测序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玉米茎秆抗倒伏遗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茎秆倒伏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品质和机械化收获,是当前玉米生产和育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加强对玉米茎秆抗倒伏性的研究,对提高品种抗倒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玉米茎秆倒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遗传特征。茎秆倒伏与茎秆自身的强度密切相关。茎秆强度越高,抗倒伏性越强。茎秆强度受茎秆所处的发育阶段、茎秆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及其细胞壁成分等影响。处于分生组织的茎秆细胞分裂旺盛,较易折断,而进入生殖生长后,茎秆表皮、厚壁组织增厚,维管束发育成熟,对茎秆的支撑作用增强。茎秆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可溶性糖、无机物等均可提升茎秆强度。目前,研究者借助高通量表型平台,利用玉米连锁群体和自交系群体,采用各种定位方法,鉴定到一系列影响茎秆形态、强度、细胞壁成分的相关QTL和候选基因。研究表明,基于单倍型的QTL定位方法比基于单个SNP的定位效果好。一致性QTL分析将不同遗传群体的研究整合到一起,能够提高QTL结果的通用性。茎秆强度的遗传基础复杂,受微效多基因控制,位点间具有加性效应。茎秆成分QTL中的候选基因涉及细胞壁代谢、转录因子、蛋白激酶等。MAIZEWALL是玉米细胞壁相关基因的重要数据库。目前该数据库包含1 156个玉米细胞壁生物学相关的候选基因,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强大的资源。已鉴定到一系列影响玉米茎秆细胞壁成分、茎秆形态和强度的基因,其功能涉及纤维素合成路径,如纤维素合成酶类、Cobra类、糖基转移酶和核糖转运蛋白类;苯丙烷路径基因,如控制bm1bm5的相关基因;植物激素类,如赤霉素、生长素、油菜素甾醇相关基因;转录因子如NAC、MYB;miRNA(ZmmiR528)以及F-box基因(stiff1)等。今后应积极探索不同发育时期玉米茎秆倒伏的力学机制;广泛发展自然群体或育种群体进行遗传分析;采取多种定位策略,提高抗倒伏相关基因鉴定的功效;针对优良等位基因,开发各类分子标记,加强抗倒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本文将为玉米茎秆抗倒伏遗传机制解析及抗倒伏玉米品种的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玉米作为异花授粉作物,是杂交优势利用最成功的农作物.但是由于在玉米杂交种子生产过程中,由于隔离区不符合要求,去杂不严格,抽雄不彻底,父本重复利用以及种子收获、加工、运输等环节把关不严,都可能造成种子纯度不高,严重影响玉米杂种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玉米快速育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育种方法对于提高育种效率非常重要.翔实系统地介绍了目前美国使用的玉米快速育种方法和PEPPER育种法,及美国玉米自交系特别是母本自交系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7.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京科25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京科25号(试验代号京早27号)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的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2003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京审玉2003001);2004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04014)并命名推广.该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果穗均匀、抗逆性强、稳产、优质、早熟.适宜北京、天津和河北中北部等夏播类似生态区种植,也可在东北部分地区、京津地区作春播.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在北京地区夏播的条件下,杂交油葵适宜密度一般为52500株/hm^2,适宜的除草剂为33%除草通(施田补)乳油2250~3300mL/hm^2对水375~450kg/hm^2喷洒地面。油葵种植应保证底墒水和现蕾水充足,有利于北京地区杂交油葵的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应用同工酶鉴定玉自交系,杂交种纯度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基于PCR技术的玉米丝轴黑粉菌侵染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摘要:以对丝黑穗病高感的黄早四和高抗的Mo17自交系为材料,用丝轴黑粉菌进行接种,采用丝黑穗病病原菌基因组特异引物的PCR技术,分别对幼苗期的根,茎,叶和成熟期的根,茎,叶,雄穗DNA进行PCR扩增,研究病菌对玉米的侵染率及扩展进程。结果表明;特异引物的PCR技术不仅能够对玉米幼苗是否受到病菌的侵染进行早期准确鉴定,而且对丝轴黑粉菌在体内的扩展进程的跟踪研究证明,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差异主要表现为抗侵染和抗扩展,抽穗期的雄穗对病樱的形成不能表现出明显的抗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