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竹类植物种子(颖果)通常不耐贮藏,为了探究影响翠竹种子生活力的主要因素。本试验以南京林业大学竹园内2016年5月收获的翠竹种子为材料,通过测量其形态指标以及不同梯度含水率种子的千粒重,并将其含水率阴干成3个不同梯度,分别贮藏在4种温度下,贮藏期1年,定期分析含水率与贮藏温度对翠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翠竹种子长椭圆形,腹部纵沟槽明显,长、宽(带稃)差异显著。初始含水率为31.73%的种子的千粒重为110.86g(带稃),103.54g(去稃)。翠竹种子若贮藏6个月以内,宜采用含水率为24.14%,贮藏温度为4℃的保存条件。翠竹种子若贮藏6个月以上,宜采用含水率为8.72%,贮藏温度为-20℃的保存条件。在翠竹种子贮藏过程中,含水量与贮藏温度是影响翠竹种子生活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研究区位于武夷山市星村镇四新村附近区域,以武夷山常绿阔叶林9.6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试验地,以2018年对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复查的物种分布及地形因子数据为基础数据;将物种分布与地形因子结合,使用多元回归树(MRT)将样地内群落划分;应用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相似性分析(Anosim),确认多元回归树群丛划分准确性;应用置换相似性百分比(PER-SIMPER),分析群丛之间差异性和群落构建机制;综合研究结果对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丛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样地内群落划分为4个群丛,结合重要值与指示值,群丛命名为群丛A——“红毒茴+檵木-闽楠+福建含笑”群丛(Illicium lanceolatum+Loropetalum chinense-Phoebe bournei+Michelia fujianensis associations)、群丛B——“米槠-毛锥+甜槠”群丛(Castanopsis carlesii-Castanopsis fordii+Castanopsis eyrei associations)、群丛C——“赤楠-米槠+毛锥”群丛(Syz...  相似文献   
3.
研究毛竹实生苗不同代分蘖苗不同部位茎秆的解剖结构,试图更全面地了解竹类植物茎秆解剖结构的变化规律,丰富竹类植物茎秆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各代分蘖苗的表皮微形态并无明显差别;秆中、下部组织比量以及秆基本形态指标(秆壁厚、直径、筒腔径、筒壁腔比)的变化随分蘖代数有明显规律性,且在同一分蘖苗不同部位秆中,也有明显规律性;秆内层和外层维管束差异较大,秆内层维管束有明显变化规律,秆外层变化规律不明显。表明竹类植物幼态和成熟态中维管束形态不完全一致;髓环细胞功能可能与贮藏有关,且其石化程度可能与竹类植物年龄有关;另外某些分蘖苗秆上部结构与节部解剖结构相近。  相似文献   
4.
不同培养温度对金佛山方竹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个种源(产地分别为云南昭通市彝良县和贵州遵义市桐梓县)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is (Keng)P.C.Keng)种子进行了培养箱内温度控制萌发试验。随机抽样测定了2个种源的种子千粒重。培养温度设置为8个梯度:16,18,20,22,24,26,28,30℃。结果发现,云南种源的种子长宽、千粒重显著大于贵州种源的种子。2个种源种子不同温度下的萌发率存在显著差异。贵州种源以24℃为最高萌发率,云南种源以26℃为最高,20℃与22℃下萌发率差异不显著。2个种源种子在26℃下胚根生长最快,与其它7个温度下的胚根长度相比呈显著性差异。金佛山方竹展叶时间随着温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总的来说金佛山方竹种子萌发喜低温。虽然不同温度下种子萌发所需时间不同,但其在18~22℃能够萌发且生长良好。而相对高温易引起幼苗白化,对幼苗生长不利。因此在金佛山方竹实生苗繁殖时,控制萌发温度能有效提高萌发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