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32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6篇
  18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噻唑啉酮蚕病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蚕用消毒药物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筛选研究工作,按spaulding对化学消毒剂分类的观点,常用的蚕用消毒剂可分为氯制剂、醛制剂和表面活性剂三类,使用最多的当数氯制剂、醛制剂两类。氯霉素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在生物体内残留时间长,已被禁止用于食品动物;红霉素因在溶液中不稳定,使用受到限制;而且,由于这两种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使家蚕病细菌的耐药性增加而药效降低;醛制剂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作用,对人体有害。在家蚕真菌病防治方面还没有比较好的治疗剂,因此,筛选新型药物用于家蚕蚕病防治很有必要。杀菌剂分为氧化型…  相似文献   
2.
~~匈牙利的主要鱼类品种@闵宽洪~~  相似文献   
3.
应用地膜覆盖栽培作物的新技术,近年来,在全国、在山西省均发展很快,1979年全国盖膜供试作物40余种,面积仅660亩,至98年,盖膜试验,示范和推广面积达2万亩,在72种作物上进行了试验,其中有推广价值的约35种。在绝大部分作物上有明显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学习外地发展银杏的经验我们一行四人于1993年5月25至27日考察了山东省郯城县和江苏省邳州市的银杏生产。通过现场考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了解了信息,坚定了大力发展银杏生产的信心,现将两地的经验和考察的体会报告如下: 1 银杏正在成为郯城县和邳州市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  相似文献   
5.
6.
我国乳产业目前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滕州市农村信用联社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增效这一核心目标,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扎实工作。立足在服务“三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中求发展。各项工作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取得了超常发展。该联社先后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山东省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8.
参与碳氮磷转化的水解酶对不同施肥响应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土壤水解酶对不同施肥的响应差异以及影响因素。通过在红壤中添加牛粪有机肥、化肥进行90d的室内土壤培养试验,采用微孔板荧光法动态分析5、30和90d参与碳氮磷转化的土壤水解酶(α-1,4-葡萄糖苷酶、β-1,4-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亮氨酸氨基肽酶、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磷酸酶)活性。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在30 d后,化肥处理的总酶活性显著下降,对应的参与碳氮磷转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有机肥处理的总酶活性在培养期内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但是其α-1,4-葡萄糖苷酶显著增加,而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参与碳转化的4种水解酶中,只有α-1,4-葡萄糖苷酶活性对施肥的响应较强,且施加有机肥增加其活性而无机肥则降低其活性;对于参与氮转化的水解酶而言,化肥明显抑制了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而有机肥增加了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受到有机肥的抑制作用,而对化肥的响应总体不明显。不同水解酶对不同施肥的响应有明显差异,NMDS分析表明,α-1,4-葡萄糖苷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响应最明显,其次为磷酸酶与木聚糖酶;相关和冗余分析显示,土壤p H、可溶性有机碳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大,一定程度说明了不同肥料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进而影响水解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太行山前平原典型灌溉农田深层土壤水分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针对70年代以来太行山前平原典型灌溉农田地下水位普遍下降的问题,通过分析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连续3 a的农田土壤水分观测资料,探讨了山前平原典型灌溉农田0~800 cm深土壤水势变化规律和0~1 540 cm深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动态自上向下具有明显的分带性,0~800 cm土壤层水分动态可分为3层:0~200 cm为入渗-蒸发交替变动带(水分增长和消退的较快,土壤含水率变化范围为0.14~0.47 cm3/cm3,基质势变化范围为-628.21~0 cm,200~600 cm为非稳定入渗带(土壤含水率变化范围为0.04~0.41 cm3/cm3,基质势变化范围为-311.79~0 cm,土壤水势梯度有一定变化范围在0.1~5.61 cm/cm之间),600~800 cm为相对稳定入渗带(土壤含水率在0.03~0.35 cm3/cm3之间变化,基质势变化范围为-138.18~-45.57 cm,土壤水势梯度在单位势梯度左右浮动)。在土壤质地和土壤含水率(维持在田间持水量水平)的影响下,深层土壤层的湿润锋运动速率较快(0.13 m/d),表明地下含水层会迅速地响应地表水分输入(降水和灌溉)。结果可为太行山前平原典型灌溉农田地下水分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修正介电常数模型的煤矿区复垦土壤压实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复垦机械对试验区土壤进行不同程度的压实,在探地雷达获取土壤介电常数的基础上,检验并修正了4种经典复合介电常数模型,并结合野外试验对修正后的模型通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土壤介电常数与土壤压实指标(土壤紧实度、容重、孔隙率等)相关系数89%,可以表征土壤压实状况;原有复合介电常数模型虽然存在误差不能直接使用,但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0.99,修正后二者拟合误差1%;在野外试验中,基于修正后的介电常数模型反算的土壤压实指标(容重、孔隙率)与实验室测量值误差率5%,通用性较好。表明在科学布设测线以保证探地雷达准确获取土壤介电常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修正后的复合介电常数模型对煤矿区复垦土壤压实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