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疆沙冬青种子特性分析及萌发条件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淼  杨坤  赵红艳 《种子》2007,26(3):7-9
以生长在新疆乌恰县境内的新疆沙冬青种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种子特性以及萌发条件优化选择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果荚天然虫蛀率为63.67%,籽粒天然虫蛀率为25.16%,籽粒天然结实率为76.21%,籽粒的种径大小为长(6.232±0.14)mm,宽(4.917±0.25)mm,厚(1.609±0.1)mm,瘦籽率为3.15%,饱满种子千粒重为35.63g,瘦籽千粒重为18.36g。根据所测定的各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种子发芽指数高低来优化选择最适宜的种子萌发条件,优化选择的结果:种子播种深度为2cm、土壤含水量为20%、温度与光照条件为30℃/10℃.14h/10h。  相似文献   
2.
姜宁  刘晓鹏  杨洪  秦恩华  马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29-6430
为了优化金针菇液体培养基。选取影响金针菇生长的4个主要营养因子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及其不同配比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确定了金针菇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金针菇液体培养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黄豆粉,最佳无机盐为KCl,最佳维生素为VB2;最佳培养基配方为3%的可溶性淀粉、4%的黄豆粉、0.15%KCl7、.5 mg/100ml的VB2。该研究为金针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在盐碱地区种植甘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本文以未种植胀果甘草的裸地(CK)为对照,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并采用BilogECO微平板技术研究了人工栽培甘草对盐碱地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裸地(CK)相比,种植甘草能显著提高盐碱土中全氮、碱解氮及有机质等养分的含量(P<0.05),其含量分别比裸地(CK)增加了38%、48%和33%,且土壤的电导率值与裸地(CK)相比降低了262%,达到显著水平(P<0.05)。甘草样地的AWCD值(反应土壤微生物活性)显著高于裸地(CK),在培养72 h后甘草样地的AWCD值比裸地(CK)显著增加了28%(P<0.05)。甘草样地中土壤微生物对糖类碳源的利用率与对照相比增加28%(P<0.05),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亦显著高于裸地(CK)(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种植甘草后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导致此种差异的主要碳源为糖类和氨基酸类,其次是羟酸类及多聚物类。综上所述,在盐碱地种植甘草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因此人工栽培甘草是盐碱地生态恢复的一项有效措施。 关键词:胀果甘草;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张明莉  常宏磊  马淼 《草业学报》2017,26(10):179-187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Biolog技术对比研究了外来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与本地植物苍耳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对土壤碳源利用的差异,以未种植任何植物土壤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显著高于本地植物苍耳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意大利苍耳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31种碳源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72 h, P<0.05),AWCD变化规律如下:意大利苍耳>苍耳>CK(对照);意大利苍耳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D)和丰富度指数(S)均显著高于苍耳和空白对照,与苍耳相比,意大利苍耳的H,D,S分别增加了3.13%,0.77%和21.67%,与CK相比,意大利苍耳的H,D,S分别增加了4.59%,0.89%和35.18%,CK最低;碳代谢指纹图谱分析表明意大利苍耳和苍耳的碳源利用存在显著差异,意大利苍耳显著提高了根际微生物对胺类、酚酸类、氨基酸类和糖类等碳源的利用;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两种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出现分异,意大利苍耳集中在第一主成分,得分系数3.3103,苍耳主要分布在第二主成分,得分系数-1.9616;糖类物质、羧酸类化合物、多聚物和氨基酸类是根际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改变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形成对自身有益的土壤微生态环境可能是意大利苍耳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40 ℃下对1年生花楸树幼苗进行0、2、4、6、8、10 h的高温胁迫,测定不同胁迫时间的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等生理生化和形态指标。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下降,MDA含量增加,相对电导率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含量先增加后降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都呈下降趋势,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呈上升趋势。 高温胁迫0、 6 h叶绿体超微结构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高温胁迫8 h,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质膜受到严重破坏,基粒片层变得模糊并且受到破坏,基质片层出现紊乱、排列错位等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组合、激素水平及添加物(水解乳蛋白)对光果甘草6种外植体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愈伤组织,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于500 nm处测定愈伤组织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在附加6-BA 4.0 mg/L+ NAA 1.0 mg/L的MS培养基中,节间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316%±0.015%.培养基中添加水解乳蛋白500 mg/L后极显著地增加了所有外植体愈伤组织中的黄酮含量;在附加了6-BA 1.0 mg/L+ NAA1.0 mg/L+水解乳蛋白500 mg/L的MS培养基中,节间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376%±0.003%.结论:6-BA与NAA的激素组合,以及水解乳蛋白的添加,均有利于光果甘草愈伤组织总黄酮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张旭龙  马淼  吴振振  张志政  林慧 《土壤》2016,48(6):1114-111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新葵10号油葵与光果甘草间作对盐碱地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盐碱地的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单作模式相比,间作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在144 h的温育期内,间作模式下的AWCD均高于单作模式,并显著提高了AWCD的利用率(72 h,P0.05)。与单作模式相比,间作显著提高了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H)。主成分分析表明,间作优化了盐碱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羧酸类化合物、聚合物、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是间作模式下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因此,新葵10号与光果甘草间作显著提高盐碱地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改变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盐碱土壤质量的改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乌拉尔甘草实生苗对土壤盐胁迫的形态与结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琼  韩亚楠  高睿  马淼  赵红艳 《种子》2015,34(1):25-31,34
以乌拉尔甘草1年生实生苗为实验材料,选取Na Cl、Na2SO4和Na HCO33种不同浓度的单盐,采用水培法对其进行30天的盐胁迫处理。盐胁迫结束后对株高、根长、根生物量、植株总生物量及叶面积进行测量,结合石蜡切片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叶片显微结构及叶片表面进行观察,测量叶片厚度,统计气孔密度及腺体密度,比较不同盐胁迫对植株生长的影响,观察乌拉尔甘草对不同盐分胁迫环境的形态和结构响应。结果表明,3种盐对乌拉尔甘草幼苗生长的盐害作用强弱顺序为Na HCO3>Na Cl>Na2SO4。Na2SO4处理极显著地促进了乌拉尔甘草根生物量和植株总生物量的积累,且随盐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呈增加的趋势。中浓度的Na2SO4处理促进了株高的增长和根的伸长,其余浓度则呈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高浓度Na2SO4处理使叶片栅栏组织细胞层数增多,因此叶片厚度和比叶重相应增加。中、低浓度Na Cl处理的植株总生物量显著小于对照组,但对根生物量未造成显著影响。高浓度Na Cl处理促进了乌拉尔甘草根系的发育和根生物量的积累,使总生物量显著增加。Na Cl处理条件下的叶面积和叶片厚度显著减小。Na HCO3浓度>50 mmol/L时植株无法存活,浓度≤50 mmol/L的处理对株高和根长无显著影响,但有助于乌拉尔甘草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积累。25 mmol/L处理显著抑制了叶片面积的增大,使叶片增厚,比叶重增加。3种单盐胁迫均促进了叶表面气孔的分化,但抑制了叶表面腺体的发育。  相似文献   
9.
马淼  范俊峰  李静 《种子》2006,25(6):62-63
本文以沙生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与粗柄独尾草自交与异交植株的种子为实验材料,测定了种子千粒重,种子萌发时间及种子萌发率等指标,结果显示:自交株种子的萌发时间推迟,萌发率显著降低,但自交株种子的重量却明显地高于异交株。这一方面体现了自交衰退对两种独尾草繁殖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两种独尾草的自交繁育机制有助于增加单粒种子的重量,提高了种子发芽及幼苗成活的潜力,这可能是独尾草对自交衰退机制的一种有效补偿,在保证物种的种族繁衍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苗期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和非转基因欧洲黑杨无性系对照为研究材料,比较研究了其扦插苗在盆栽条件下苗期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目的是了解外源基因的导入是否对欧洲黑杨的光合作用产生了非预期效应.结果表明:除了Ci和Fv/Fm外,转基因欧洲黑杨和对照在其他光合指标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转基因欧洲黑杨和对照的净光合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