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9篇
  7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weetpotato(Ipomoea batatas(L.)Lam.)breeding is challenging due to its genetic complexity.In the present study,interval mapping(IM)and multiple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model(MQM)analysis were used to identify QTLs for starch content with a mapping population consisting of 202 F1 individuals of a cross between Xushu 18,a cultivar susceptible to stem nematodes,with high yield and moderate starch,and Xu 781,which is resistant to stem nematodes,has low yield and high starch content.Six QTLs for starch content were mapped on six linkage groups of the Xu 781 map,explaining 9.1-38.8%of the variation.Especially,one of them,DMFN4,accounted for 38.8%of starch content variation,which is the QTL that explains the highest phenotypic variation detected to date in sweetpotato.All of the six QTLs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variation of the starch content,which indicated the inheritance derived from the parent Xu 781.Two QTLs for starch content were detected on two linkage groups of the Xushu 18 map,explaining 14.3 and 16.1%of the variation,respectively.They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variation,indicating the inheritance derived from Xu 781.Seven of eight QTLs were co-localized with a single marker.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QTLs co-localized with a single marker in sweetpotato.These QTLs and their co-localized markers may be used in marker-assisted breeding for the starch content of sweetpotato.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成年早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 cv.Zaosu)叶片为材料,通过RT-PCR克隆早酥梨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1基因(NPR1)并获得其全长序列1771 bp,开放阅读框为1761 bp,编码586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FJ769372).利用NCBI/Blastp和ClustalX软件进行相似性分析表明,目的基因编码蛋白质序列与日本梨(p.pyrifolia)、秋子梨(P.ussuriensis)、苹果(Malus xdomestica)、烟草(Nicotiana tabacum)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NPR1蛋白相似性分别为99%、98%、98%、67%和59%.将其连接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大小约为91 kD的目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量约占总蛋白17%.  相似文献   
3.
大菱鲆抗菌肽基因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nus)hepcidin基因成熟肽序列经过部分改造后采用PCR方法克隆到毕赤酵母胞内表达载体pGAPZB中,构建了重组胞内表达载体pGAPZB—tbhep6his。用BlnI线性化重组质粒后,电击转化毕赤酵母SMD1168。经过Zeocin筛选和PCR扩增转化子基因组筛选,得到了数株基因工程酵母菌。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发现目的蛋白与预期蛋白的分子量相吻合,并能与特异抗体antihis特异性结合,表明大菱鲆抗菌肽hepcidin基因在酵母菌中进行了表达。大菱鲆抗菌肽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抗菌肽的功能并开发新型鱼类饵料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淡水资源不足情况下,研究利用高矿化水灌溉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在水稻返青期和分蘖期采用人工盐渍化田间小区技术,观察了利用咸水灌溉对水稻生育和产量的影响。五种不同盐分浓度处理的相对产量分别为92.5%、86.3%、77.7%、67.6%和47.9%。试验表明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其抗盐力不同;咸水延续时间的长短对水稻危害程度不同;盐害是灌溉水含盐和田格水盐分浓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根据试验和生产调查,提出灌溉水质评价指标,这在滨海地区回归水利用和引潮灌溉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农业观光项目正在迅速蔓延开来,但大多数农业观光园区都是在以前基地条件较好的平原或者平地进行改造和建设,其项目建设也都趋于雷同.通过对山东蓬莱"凤凰山庄"的开发规划进行实践研究,运用园林规划的相关知识,从功能分区的角度,探讨如何利用山地有利的条件,扬长补短,建成具有独特的山地景观特色的农业观光园,以求能够对同类农业观光园的规划有所启示,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组培二倍体木枣、四倍体变异苗和二倍体京枣苗为供试材料,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检测技术,研究了不同提取方法对其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CTAB法提取枣叶片DNA的效果优于SDS法,表现为蛋白质杂质干扰少,DNA结构完整、纯度与得率高;用不同方法提取的样液中DNA片段的大小和分布是不同的,以改进的CTAB法提取的样液中大片段的DNA分子较多,所以在其底部分布较多,而用SDS法提取的样液中小片段的DNA分子较多,故在其上部分布较多;电泳时不同的加样量获得的DNA带也有较大差异,试验选出CTAB法提取样液的适宜的加样量为5μL(7.485μg),SDS法提取样液的适宜的加样量为4μL(5.988μg);枣品种间DNA的含量明显不同,木枣四倍体的DNA含量(3.074μg/μL)相当于组培木枣二倍体(1.497μg/μL)的2倍,也明显地高于京枣二倍体(2.182μg/μL)。这些结果为枣树遗传种质资源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30个中国甘薯主栽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以中国30个甘薯主栽品种为材料,对甘薯RAPD指纹图谱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从102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26个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用于PCR扩增,共扩增出255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性带数为9.8条。其中S32和S39多态性最高,仅用其中1个引物即能将这30个甘薯品种完全区分开,且由此构建的指纹图谱出现的概率很小,分别为4.77×10^-7(1/221)和1.91×10^-6(1/219)。结果进一步表明,这30个甘薯品种的遗传距离变异幅度较大,为0.0390~0.4306,平均遗传距离为0.3086。RAPD聚类分析表明,地域分布相近的甘薯品种和具有同一亲本的甘薯品种聚在一起,与这些甘薯品种的系谱图一致。  相似文献   
8.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是近年来新开发的名贵淡水养殖鱼类之一,但规模化繁育技术尚未完全解决。为进一步了解斑鳜卵巢成熟发育的规律,利用组织切片技术观察了3月中旬-5月中旬长江斑鳜卵巢的成熟发育过程,并用生化法测定了血清蛋白磷(SPP)的含量,结果表明:这一时期,斑鳜卵母细胞正经历由Ⅲ时相(3月中旬-4月上旬)向Ⅳ时相(4月中旬-4月下旬)、Ⅴ时相(5月中旬)的渐近生长,并发现卵母细胞生长不同步的现象;与此同时,血清蛋白磷含量由0.12 mg/mL逐步上升至0.62 mg/mL。斑鳜血清蛋白磷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卵巢的成熟发育过程基本一致,并有着密切的生理相关,血清蛋白磷含量可以作为卵巢发育阶段和成熟程度判定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4种不同形式叶黄素考察其对杂交鲶(Silurus meridionalisChen×Silurus asotusLinnaeus)体色的影响。实验共分5个处理组,分别为基础饲料组(对照组)、添加普通叶黄素(以黄体素为主)200 mg/kg组、转化叶黄素(以玉米黄质为主)200 mg/kg组、包被普通叶黄素100 mg/kg组、包被转化叶黄素100 mg/kg组。以上述5种饲料分别饲喂平均体重为61 g的杂交鲶20 d。结果表明,各组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各叶黄素添加组鱼体背部皮肤、腹部皮肤黄度值及皮肤、肌肉叶黄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普通叶黄素组背部皮肤、腹部皮肤叶黄素含量较转化叶黄素组显著提高20.3%、11.3%(P<0.05);添加100 mg/kg包被普通叶黄素对杂交鲶的着色效果与200 mg/kg普通叶黄素几乎相当;添加100 mg/kg包被转化叶黄素对杂交鲶的着色效果不及200 mg/kg转化叶黄素。上述研究表明,普通叶黄素对杂交鲶的着色效果优于转化叶黄素;普通叶黄素经包被处理后,在饲料中的添加量降低50%便能达到相同的着色效果。  相似文献   
10.
日本鳗鲡繁殖生物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是中国和日本最广泛养殖的鱼类之一。其养殖基于对天然玻璃鳗的捕捞,从而导致天然玻璃鳗资源逐渐出现严重的匮乏。为解决此问题,众多研究者致力于玻璃鳗的人工繁殖。主要阐述了30年来日本鳗鲡繁殖生物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在亲鳗催熟前需进行强化培育,雌、雄鳗达到性成熟需要不同的催熟药物和催熟时间,17,20-β-二羟孕酮(DHP)的催产效果较好;温度、盐度、水体离子含量等环境因子对胚胎和仔鱼发育影响较大;自由氨基酸、卵黄脂蛋白和硝化甘油是受精卵及卵黄囊期仔鱼的主要能源物质,磷脂是辅助能源物质;用鲨鱼卵冷冻干燥粉末添加复合维生素、磷虾提取液等制成的浆状饵料是仔鱼较适宜的开口饵料;胚胎发育进程为初孵仔鱼体长3.5mm,仅分化出咽,从第7天开始,仔鱼具有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能力并出现大幅生长,到100d时,仔鱼已具有较强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