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3篇
  6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采用 4 0英尺集装箱熏蒸处理纸箱 ,实验对箱中溴甲烷气体分布及散气后溴甲烷残留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 ,温度高低、集装箱中纸箱堆放和电扇鼓风等情况对溴甲烷分布与扩散影响明显。集装箱装满纸箱情况下 ,当温度≥ 2 1℃ ,投药 2h后上、下检测点平均溴甲烷浓度达到最低浓度要求 ;当温度 <2 1℃时 ,投药 2 4h后上检测点平均溴甲烷浓度仍达不到最低浓度要求。当集装箱中间留有通道或使用电扇鼓风情况下 ,投药 2h后各检测点溴甲烷浓度分布达到最低浓度要求。集装箱装满纸箱情况下 ,溴甲烷向大气扩散较慢 ,即使电扇鼓风散气2h ,2 4h后溴甲烷残留量仍达不到安全指标要求。集装箱中间留有通道情况下 ,箱中溴甲烷残留量下降很快 ,并可达到安全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醋酸钙不动杆菌的致病机制及防控措施,对疑似患有醋酸钙不动杆菌的病死牛肺脏组织进行病原分离,得到了1株优势菌命名为9-1。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阴性杆菌且对试验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确定为醋酸钙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头孢噻肟、头孢氨苄、阿奇霉素耐药,对其余8种测试药物敏感。经β-内酰胺类(TEM、DHA、OXA-23、OXA-58)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阴性。为醋酸钙不动杆菌引起的疾病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其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脂肪的过度沉积常伴随着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等代谢病症,既危害人类健康,带来经济负担,也会在农业生产中影响畜牧产品的质量。脂肪的沉积,始于胚胎期脂肪组织的发育,是一系列程序化作用的结果。脂肪沉积受多方因素影响,营养干预可以通过胚胎环境中的糖皮质激素浓度、线粒体功能、表观遗传、食欲中枢发育等方面影响胚胎脂肪沉积程序化。论文阐述了动物出生前后营养状况对脂肪沉积程序化的作用,对脂肪沉积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介绍了精氨酸营养在脂肪沉积中的应用。饮食中添加精氨酸为治疗脂肪过度沉积,提高畜牧生产水平,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盐分遥感反演与季节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提高多光谱盐分遥感反演的精度,利用实测高光谱与多光谱进行数据融合,并分析了不同季节盐分遥感的差异性。以河套灌区永济灌域为研究区域,以实测光谱仪测定的土壤高光谱数据和Landsat-8 OLI多光谱数据为基础,通过光谱变换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筛选特征波段和特征光谱指数,构建了春、秋两季土壤盐分多光谱、高光谱反演模型,并利用特征光谱指数的线性回归构建了高-多光谱数据融合反演模型。结果表明:高光谱的反射率总体比多光谱高36. 83%,春季反射率比秋季平均高23. 78%。利用模型中最优变量-特征光谱指数对多光谱模型与高光谱模型进行融合,高-多光谱融合反演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R2平均值分别为0. 651和0. 635,RMSE平均值分别为2. 44 g/kg和2. 49 g/kg,精度明显高于对应的多光谱反演模型,其中训练集、验证集的R2平均值分别提高了36. 19%和35. 64%,RMSE平均值分别降低了34. 28%和41. 72%。春季多光谱、高光谱和融合反演模型的精度均高于秋季,其中训练集R2平均值比秋季模型分别提高了6. 03%、6. 05%和4. 40%,验证集R2平均值分别提高了19. 07%、12. 21%和1. 75%。构建的高-多光谱融合模型反演灌域春秋两季平均盐分含量分别为6. 05、5. 97 g/kg,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9. 65%和10. 68%,总体上该区域春季土壤主要为重盐化土,秋季土壤主要为中盐化土。  相似文献   
5.
长期秸秆还田和地下水位对土壤镉积累及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2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对象,研究了2个地下水位(高水位-20 cm和低水位-80 cm)下3种施肥方式(高量秸秆还田HS、常量秸秆还田MS、化肥CF)对水稻土镉积累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水位条件下,长期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总镉及有效态镉含量,HS和MS处理分别较CF处理提高21.8%、59.9%和9.8%、49.2%。低水位条件下,HS处理土壤总镉及有效态镉含量高于CF处理,较CF处理分别提高11.2%和31.6%; MS处理土壤总镉及有效态镉含量低于CF处理,较CF处理分别下降8.8%和14.3%。2012年,在保证原定位试验有足够重复的前提下,变更高水位条件下的部分试验处理。当HS处理变更为CF处理5 a后,土壤总镉和有效态镉含量分别较变更前下降2.5%和5.7%;CF处理变更为MS处理后,土壤总镉和有效态镉含量分别较变更前增加16.5%和58.9%。相同施肥处理,高水位土壤总镉含量高于低水位土壤。在MS处理下,高水位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也高于低水位土壤,而在HS和CF处理下,低水位土壤有效态镉含量高于高水位土壤。土壤镉含量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总镉与土壤有机质、络合态铁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pH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态镉与土壤pH、游离氧化铁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施肥方式和地下水位是通过改变土壤的基本性质影响土壤镉的积累及其有效形态。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软枣猕猴桃黄酮的降血糖作用,该研究对小鼠进行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和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小鼠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即空白对照组、高脂高糖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黄酮低剂量组、黄酮中剂量组和黄酮高剂量组。通过灌胃二甲双胍和不同剂量的软枣猕猴桃黄酮溶液,60 d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肝脏葡萄糖激酶mRNA表达量以及葡萄糖激酶活性。结果表明,与高脂高糖模型组相比,黄酮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可有效降低小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3种软枣猕猴桃黄酮剂量组均可促进肝脏葡萄糖激酶mRNA表达量,并显著提高葡萄糖激酶活性。该研究为软枣猕猴桃黄酮作为调节糖代谢功能成分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干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而浅埋地下水区域的地下水环境是影响土壤盐渍化的直接因素。为调控合理的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以防控区域盐渍化,以河套灌区永济灌域为研究区,运用指示Kriging法比较了春灌前和生育期不同阈值条件下土壤表层含盐量、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的概率分布,从概率空间分布的角度研究了不同时期防治土壤盐渍化的地下水临界埋深和矿化度。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属于中等变异性,土壤表层含盐量和地下水矿化度属于强变异性。春灌前较生育期土壤表层盐渍化高风险区扩大、浅埋地下水高概率区缩小、地下水矿化高风险区缩小。春灌前永济灌域土壤表层发生轻度、中度盐渍化时的地下水埋深临界值分别为2.6、2.2 m,地下水矿化度临界值分别为2.0、2.5 g/L;生育期土壤表层发生轻度、中度盐渍化时的地下水埋深临界值分别为2.2、1.8 m,地下水矿化度临界值分别为2.5、3.0 g/L,春灌前更易发生土壤盐渍化。春灌前较生育期土壤盐分受外界因素(气象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小,且土壤表层含盐量、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变异性也相对较小,地下水环境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更强烈。研究区北部、东南部和中部小部分区域为地下水埋深小于临界值且大于矿化度临界值的高概率区,是土壤返盐的高风险区,建议进一步完善该地区的排水系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薄木饰面板在家具、装修领域中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人造板的游离甲醛释放问题也愈发引起人们关注,现有的甲醛捕捉剂一般只能在短期内发挥效果,而对人造板甲醛的长期释放控制效果并不理想。为解决人造板甲醛释放的长期性问题,以尿素为芯材、乙基纤维素为壁材制备微囊型甲醛捕捉剂,探讨不同乳化剂及芯壁比制备的微囊型甲醛捕捉剂对饰面人造板甲醛控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芯壁比为3∶1,乳化剂用量1%、壁材质量分数3%、搅拌速度1000 r/min时,制备出的微胶囊芯材负载效果最好,负载量达到36.24%、负载效率为8.05%。采用该微胶囊以2%的质量比与脲醛树脂胶黏剂混配进行饰面板贴面热压时,得到的薄木贴面板的甲醛释放量相比未处理饰面板降低了37.9%。经过20 d后,微胶囊对其饰面板甲醛的释放仍表现出一定的控制效果,饰面板的甲醛释放量为0.99 mg/L,仅为未处理饰面板的56.9%。说明用微囊型甲醛捕捉剂对饰面人造板进行处理不仅能够对饰面板中的甲醛进行控释,而且在长期的放置、使用过程中也能够持续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降低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TE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6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TE方案化疗,第1天紫杉醇135 mg/m~2溶入0.9%氯化钠溶液500 mL缓慢静滴,表阿霉素60 mg/m~2溶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滴;试验组在TE方案基础上同时给予消癌平注射液40 mL·d~(-1)静滴。21 d为1个周期,连续6个周期。结果试验组治疗癌灶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体力和体质量改善率4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评价,试验组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率、胃肠道反应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肝肾功能4项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TE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具有减毒增效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无糖组织培养技术在马铃薯种苗快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马铃薯试管苗质量,优化种苗生产,改良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体系,采用无糖组织培养技术,以马铃薯早熟品种"华薯1号"的脱毒试管苗为材料,以MS培养基附加4%蔗糖培养基为对照(CK),比较无糖培养技术对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探究无糖组培下不同培养基、支撑物及接种方式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组织培养相比,无糖组织培养下试管苗生长速度快,试管苗更健壮,在马铃薯脱毒种苗生产上更具优势。无糖组织培养条件下,去除MS培养基中的有机成分,仅包含无机成分,对脱毒种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更能有效降低污染。以蛭石为支撑物代替琼脂的试验结果显示,以蛭石为支撑的脱毒种苗生长速度快,节间较长,有"徒长"迹象。在以蛭石为支撑物培养条件下,比较单双节段的扦插试验结果显示,双节段扦插的种苗生长状况显著优于单节段扦插,且双节段扦插成活率更高,节段较大便于机械手操作。进一步将无糖组织培养试管苗扦插至网室生产微型薯,与传统的有糖培养试管苗相比,两者微型薯的结薯数量和大小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建立的新型无糖组织培养技术,可缩短马铃薯种苗的培养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微型薯生产扦插繁育程序,为实现马铃薯种苗机械化扦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