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共固定化双酶水解芝麻粕蛋白制备复合氨基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共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选择合适的固定化工艺,研究水解芝麻粕蛋白的优化条件和共固定化双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共固定化双酶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3 g.dL^-1,戊二醛25 g.L^-1,氯化钙0.2 g.dL^-1,酶活力回收率为51.28%;水解芝麻蛋白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25,pH 6.0,温度60℃,时间7 h,加酶量5 g.dL^-1,氨基氮含量最高为20.65 m g.g^-1,共固定化酶重复使用6次,酶活力仍保持50%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氯化钙为聚凝剂,聚赖氨酸为微囊膜固定化胰蛋白酶。结果表明,以 4%的海藻酸钙为载体,2%的氯化钙为凝聚剂和 0.06%的聚赖氨酸为微囊膜,加酶量为 6%,温度为 70 ℃,pH 值为 7.5,Km 值为4.51 mg/mL,在 4 ℃条件下固定化胰蛋白酶的半衰期为 35 d。  相似文献   
3.
缺铁性贫血是我国人群普遍存在的营养性疾病之一。虽然传统的补铁剂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副作用大、吸收率低,而血红素铁是一种生物态铁,可以直接被肠黏膜细胞吸收,生物利用率高,在国外已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广为使用。就血红素铁的特性及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  王陶  曹泽虹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190-191
为促进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更新教学模式,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必要实施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结合近几年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化学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启发式教学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启发式教学是现代素质教育中所提倡的高效率的教学方法,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灵芝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选育高产多糖菌株,通过电融合方法对紫芝(Ganoderma sinese )和赤芝(Ganoderma lucidnm)原生质体电融合条件进行了研究,表明灵芝原生质体电融合的最佳条件为:脉冲强度10 kV,脉冲间隙24 μs,脉冲次数3次/s,最高融合率为0.038%.10 L罐发酵结果,选育的融合菌株GL-18的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分别为17.52 g/L和1.88 g/L,均高于亲本菌株.  相似文献   
7.
低能离子束能精确控制生物体入射深度和部位,与物质作用时不同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可获多种不同需求的新品种。该文简要阐述了离子束在诱变育种、介导转基因、磁性研究以及碳纳米管的除杂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以为低能离子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多层架种植技术对韭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中期温度、采收期温度、湿度和每盒株数等条件,采用酶解醇沉法测定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结果表明:中期温度、采收期温度和株数都对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影响(P<0.05),土壤湿度对膳食纤维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中期温度13℃、采收温度18℃、土壤湿度62%、每盒株数99株的种植条件下,韭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最高,为2.62 g/100 g。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新鲜的牛蒡作为原料提取菊糖,采用酶法提取牛蒡菊糖,研究了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对菊糖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加酶量、pH值、固液比、酶作用时间以及提取温度对牛蒡菊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木瓜蛋白酶在加酶量10%、固液比1:15(m/V)、提取时间4h、提取温度为50℃和pH值8的条件下菊糖提取率最高,为64.45%。然后采用D202、966、D208、D205、D309和XDA-1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牛蒡菊糖的脱色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966大孔吸附树脂脱色效果最佳,脱色率为93.65%,菊糖保留率为57.72%。  相似文献   
10.
抗坏血酸柠檬酸酯的酶法合成与抗氧化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在丙酮体系中合成抗坏血酸柠檬酸酯AC.采用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就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试验条件为加酶量4 g/L、柠檬酸乙酯与抗坏血酸的底物量的比为1:3、含水量为0、反应温度40 ℃;以大豆油为底物,对其抗氧化性进行测定,抗坏血酸柠檬酸酯在大豆油中的添加量为0.05%时,表现明显的抗氧化活性.说明抗坏血酸柠檬酸酯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和应用潜力的新型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