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农用地分等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动态度模型和区域差异模型,计算分析了2005-2020年规划期间研究区建设用地及耕地变化情况,探讨该地区未来建设用地扩张情况及其对耕地数量和质量的潜在威胁.建议将农用地分等成果运用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中,对规划占用的耕地进行质量评价,调整土地规划方案,从源头上降低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数量及质量的影响,以期对耕地保护作出一定贡献,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北欧风格家具中的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彩云  申丽娟 《木材工业》2005,19(5):28-30,40
从材料、人体工程学的运用、有机设计、大众化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和不断求新、个性化等人性化设计角度,对北欧家具风格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现代家具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内新型城镇化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已经成为社会转型的重要特征.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平台,借助于文献计量学和数理统计法,对2005-2014年国内新型城镇化研究文献的年份、核心作者、研究机构、研究层次、基金资助、学科类别、研究主题等指标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为了解新型城镇化领域研究进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境遇与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能否实现,根本在于农村人力资源能否充分开发、有效利用.为此,在剖析基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双重境遇的基础上,指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加快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进程的难点和突破口,最后从外源效应与内源效应的视角探究了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路.  相似文献   
5.
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是由侯光炯所创立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理论发现.该理论包容性强、适用范围广,在水田自然免耕技术、水土保持工作、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土壤培肥与配方施肥技术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家具属实用艺术品,不仅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而且需满足审美的愿望。家具的脚型是实现家具形体美的关键部位,本文将家县脚形分为包脚型、塞脚型、亮脚型、组合型等几种,并对其艺术造型的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敏感且脆弱,是我国长江流域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近年来该区面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根据库区生态环境特点和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特征,提出既能有效控制污染发生,又能使经济投入最小化的控制技术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结合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已有研究成果,根据库区农户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种植作物等条件,以"水、土、热、气、肥"5要素的综合控制为主线,在农村生活区—农业生产区—消落带生态屏障区3个空间层次构建了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并提出了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旱坡地—水田—消落带多重拦截与消纳农业面源污染技术体系。该体系已在三峡库区典型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实践案例中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其所涉及的诸多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思想和技术体系对其它类似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哲学形成的中庸的思想风貌和文化性格来自于儒家的经权、常变思想。经权、常变思想在先秦儒学的推崇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特质。在现代,它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的挈合又使它在中国新的社会制度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但同时产生了对现代化的不适感。笔者试图通过剖析这一不适感产生的传统哲学渊源,在与西方伦理的“对话”中寻找完善中国伦理哲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作为农业土壤学的先驱和奠基人,侯光炯先生的学术历程与我国土壤科学发展历程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可以划分为少年求学、崭露头角、举步维艰、宏图大展、低潮时期、辉煌岁月以及思想的延续等阶段。侯光炯先生在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欧美土壤学派和前苏联土壤学派研究成果和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学研究理念、方法和成果。他的学术思想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良师教诲以及自身特质等因素综合作用、历时积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数量-质量占补平衡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面临的严峻形势,并结合当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农用地分等和占补平衡之间的关系,以海南省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成果为研究数据源探究了耕地占补平衡的评价方法.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土地自然质量等为基础,通过建立自然质量等指数-标准粮食产量线性回归模型,为耕地占补平衡上升到质量平衡层面提供量化保证,并以海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后可以保证占补耕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不低于先前的水平.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占补平衡体系的建立可以保证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相当的要求,采用按等折算为土地占补平衡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很好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