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标准油量传递是2009年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推广的《农机维修节能减排十项技术》之一,位列首位,多年来,河北省农机修造服务总站坚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标准油量传递技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但由于喷油泵维修点多处在基层乡、镇,且喷油泵试验台是重型设备,需要检测人员到基层维修站检验,因此,此项技术推广存在工作环境差、人员费用高等问题,影响推广普及,希望通过本文,提高社会各界对此项技术的认识,积极争取财政等各方面支持,采取有效措施,使这一实效性强、涉及面广的节能减排技术能够长久、更大范围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玉米定向排种精播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简述了玉米种子结构、发芽和出苗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实际调查,阐明了种子在土壤中的方位与叶片生长的关系。最后在农艺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玉米机械精量定向定位排种技术并介绍了定向定位排种器的结构。玉米自动排种已通过台架试验,合格率达到80%以上。该技术的应用既可保证种植密度,又可充分利用太阳的光和热,确保玉米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3.
节水穴播机又称节水精播机或旱作穴播施肥精播机,是一种带有播种、灌水、施肥以及铺膜、喷药等多项功能的新型播种机.2004年,河北省农机修造服务总站根据节水型农业的需要,研制出节水精播机并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通过三年的不断努力,该机已增至5个机型,累计推广4720台,示范面积达到15.66万km2,节水7050万m3,节本增效24675万元,产生了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一、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1、秸秆还田方式 方式一:人工摘玉米穗-机械切碎秸秆抛撒还田 方式二:玉米收获机摘穗并切碎秸秆抛撒还田 方式三:人工摘玉米穗-秸秆青贮收获(一旋耕灭茬)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为探索两熟制农区全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河北省农机局于 2 0 0 0年开始在全省进行了冬小麦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试验研究概况与结果1 试验研究概况  2 0 0 0年研制了 2 0台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施肥机 ,在 14个县进行大田对比试验。试验设计为 4个处理 :A、玉米秸秆直立小麦免耕播种 (简称直免 ) ;B、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小麦免耕播种(简称粉免 ) ;C、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整地播种(简称旋播 ) ;D、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深耕整地播种。C为对照 1,D为对照 2 ,设 3个重复…  相似文献   
6.
7.
为探索研究两熟制农业种植区全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改革传统的农业耕作制度,河北省农机局在夏玉米免耕机械播种基本普及的基础上,于2000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小麦、玉米两作区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研究。经过两年的实践,已经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2BJSP-2型节水精播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干旱少雨、土壤含水量低、春播作物出苗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带灌水机构,具有播种、灌水、施肥以及铺膜、喷药等多项功能的节水型播种机.介绍了工作原理、总体方案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思路及主要特点等.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省小麦节水播种机械化技术主要有两种模式:①玉米秸秆还田→旋耕→振动深松→播种小麦.②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小麦. 下面主要介绍机械化秸秆还田、振动深松和小麦兔耕播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设计与使用若干问题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与推广的需要 ,河北省农机局组织有关农机科研、开发、生产、推广单位 ,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于2 0 0 0年开始研制 2BMFS型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 ,目前已完成了第四代样机设计 ,并且研制出2BMFS - 5 / 10和 2BMFS - 6 / 12型两种机型。这两种机型与 36 .8kW (5 0马力 )~ 5 1.5kW (70马力 )四轮拖拉机配套 ,可以一次完成碎秆、灭茬、施肥、播种、镇压等项作业。该机具集秸秆带状粉碎还田、植被覆盖地表、化肥深施和沟播四种先进技术于一体 ,既可在直立玉米秸秆或秸秆粉碎还田地中直接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