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考虑降水蒸发蒸腾等影响一致的情况下,研究了常规灌溉、控制灌溉Ⅰ、控制灌溉Ⅱ、控制灌溉Ⅲ4种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各生育期灌水量、产量性状,通过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灌溉水利用率并拟合得到灌水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各灌溉模式灌溉水利用率为控制灌溉Ⅰ控制灌溉Ⅲ控制灌溉Ⅱ常规灌溉,图表中看出返青到分蘖末为需水非敏感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为需水敏感期,不同灌溉模式对产量影响显著。控Ⅰ灌溉水利用率最高,能够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合理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2.
不同控制下限对水稻灌水量、分蘖以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在不同土壤水分控制下限时对水稻灌水量、分蘖及产量的影响,设计了4个处理(即控灌Ⅰ、控灌Ⅱ、控灌Ⅲ、常灌)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个处理的灌水量走势基本是一致的,都在拔节孕穗期的灌水量最多,每个生育期灌水量都是常灌控灌Ⅲ控灌Ⅱ控灌Ⅰ;4个处理的水稻分蘖趋势都是先增加后减少,都是在分蘖末期达到最大分蘖数,有效分蘖率大小顺序为控灌Ⅱ控灌Ⅰ控灌Ⅲ常灌,与各处理最大分蘖数顺序一致;没有一种处理的产量指标都是最高的,4个处理的产量指标相差较大,但产量指标最终体现在产量上,控灌Ⅱ的产量是最高的,所以控灌Ⅱ产量指标相对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投影寻踪分类模型,以建三江大兴实验指标用水量、产量、水分生产率、生产成本、其他费用、耗电量、施肥量、农药用量及倒伏率为评价指标,对控制灌溉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结果表明,控灌Ⅰ投影值最佳,通过投影值得经济效益最优的处理为控制灌溉Ⅰ,控制灌溉Ⅱ与控制灌溉Ⅲ次之,然后是示范区及辐射区,最后是常规灌溉。同时控灌Ⅰ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0 400.55 kg/hm~2;控灌Ⅰ与常规灌溉相比,每公顷可节水899.85 m3,最高水分生产效率达2.397 kg/m3。研究成果为节水增产,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