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藻蓝蛋白是螺旋藻中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蛋白,初步发现其具有明显促进玉米淀粉回生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其促进玉米淀粉回生的机理,该文将1%和10%藻蓝蛋白及其水解物添加至玉米直链、支链及其混合淀粉中,测定其对淀粉回生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红外和固体核磁分析藻蓝蛋白及其水解物促进玉米淀粉回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1.0%藻蓝蛋白对直链淀粉回生率没有影响,使支链淀粉回生率提高了61.4%;而添加量为10%的藻蓝蛋白使直链淀粉回生率提高了60.4%,使支链淀粉回生率提高了69.6%。藻蓝蛋白水解肽低的添加量(1.0%)对玉米直链的回生率影响不显著,但使支链淀粉的回生提高了28.1%;水解肽高添加量(10.0%)使玉米直链淀粉的回生率提高了184.7%,使玉米支链淀粉的回生率提高了47.0%。紫外可见扫描显示碱性蛋白酶水解可使处于藻蓝蛋白结构中心的藻蓝素外露出来。X射线结果表明藻蓝蛋白与玉米直链支链淀粉混合回生后分别产生一个衍射角为2θ为16.44o、16.60o尖锐衍射峰。差热结果显示,藻蓝蛋白与玉米支链淀粉混合、藻蓝蛋白水解物与玉米直链淀粉混合后,所得回生淀粉均失去结晶峰,而出现唯一重结晶峰。红外和~(13)C固体核磁结果表明,藻蓝蛋白通过精氨酸氨基与玉米支链淀粉还原端醛基形成氢键,利用藻蓝蛋白中疏水性氨基酸驱离玉米支链淀粉侧链末端水分子,促使支链淀粉末端双螺旋解旋,加快了支链淀粉末端链间氢键形成,提高了其回生率;而藻蓝蛋白水解物中半胱氨酸巯基和玉米直链淀粉还原端醛基在与直链淀粉混合回生过程形成氢键,通过分子甩动使直链淀粉双螺旋解开,大大促进了玉米直链淀粉间形成氢键,提高了其回生率。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提高玉米淀粉回生率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冻结-高压湿热解冻对多种淀粉中支链淀粉断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冻结和高压湿热解冻是含淀粉面团在食品加工过程的必要工艺,在此过程中淀粉球破裂、部分支链淀粉断裂成为直链淀粉,给面团和食品的物理性状控制带来许多不可预见的结果。该文通过研究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冷冻时间和解冻时间对糊化后的小麦、甘薯、马铃薯和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间接反映支链淀粉断裂情况,结合冻结解冻前后淀粉分子量分布、链长分布、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图谱提出了冻结-解冻过程不同淀粉中支链淀粉可能断裂方式。结果表明,4种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直链淀粉含量在4种淀粉的中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48,48,48,72 h。光学显微照片观察表明,冻融处理会导致更多凝胶化淀粉球的破裂。对于小麦支链淀粉,冻融解冻过程支链淀粉中侧链长度为5、6、7个葡萄糖残基的侧链对应3种可能的断裂方式:2+2+1、2+2+2及2+2+2+1;对于甘薯支链淀粉,支链淀粉中侧链长度为10、11和13个葡萄糖残基的侧链对应3种可能的断裂方式:3+3+4、2+2+3+4及2+2+2+3+4;对于马铃薯支链淀粉,支链淀粉中侧链长度为5和6个葡萄糖残基的侧链对应3种可能的断裂方式:2+3、2+4、3+3;而玉米支链淀粉中,支链淀粉中侧链长度为7、8、9个葡萄糖残基的侧链对应3种可能的断裂方式:2+5,3+5,和3+3+3(其中1表示1个葡萄糖;2表示含2个葡萄糖的麦芽糖、3表示含3个葡萄糖的麦芽多糖、4表示含4个葡萄糖的麦芽多糖和5表示含5个葡萄糖的麦芽多糖)。该论文结果为培育具有冻融稳定性的淀粉种子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即通过基因方法控制植物减少容易断裂淀粉侧链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机成人教育办好县级农机校为建设农业强省服务蒋荣霞(黑龙江省逊克县农机校)1引言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机成人教育突破了单纯培训农田作业机具人员的框架,在致力于搞好农机人员培训的同时,开始面向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于农村各行各业。实践证明:农机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