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8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1.
文章现场调研了四川、贵州等12个省区34个县225个沼气村级服务网点的建设模式、建设内容及运行状况,并收集整理了1214户农户走访资料,初步了解了农村沼气村级服务网点的现状及服务效果,并分析讨论了目前村级服务网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连续式厌氧发酵的研究对于指导沼气工程的设计和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发酵温度、进料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等三个参数对于连续式厌氧发酵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文章综述了这三个参数对不同厌氧系统容积产气率、原料产气率、去除率和缓冲能力等的影响,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村户用沼气服务网点模式综合分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2个省(区、市)共40个村级户用沼气服务网点进行调研,从承办方、经费来源和服务费收取方式3个方面对网点模式进行综合分类,分别阐述其优缺点和适宜地域。笔者认为服务网点模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网点应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形式来提高网点收入,维持其稳定。建议财政资金对服务网点的支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沼气池建设年限较长的地区及沼气池建设密度大的地区倾斜,并提出了"网点兼管工程"的经营形式。本文为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在沼气服务体系模式的选择、沼气网点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是其自身特性与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中,很多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微生物的的生长,包括内因和外因。为了探寻最适合同步脱氮除硫菌种的生长环境,本试验研究了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即对pH、温度、碳源和氮源四个影响菌体生长的主要外部因素进行了综合测试。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fluorescens)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 7.5,最适碳源为苹果酸,最适氮源为KNO3+NH4C l;确定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aeruginosa)的最适生长条件为:培养温度35℃,初始pH 7.0,最适碳源为苹果酸,最适氮源为KNO3+NH4Cl,从而为优化菌体的生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沼气产品及设备是农村沼气建设的关键性和必要性装备,其质量安全状况直接影响我国沼气建设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也关乎广大沼气用户的切身利益和人身财产安全。文章分析了我国沼气产品及设备近年来产品种类不断增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和标准体系初步建立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沼气产品及设备总体质量状况较好,但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以及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建立的质量现状,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为逐步向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市场销售方向发展、逐步向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方向发展和逐步向以质量信誉为主导的生产管理方向发展,并提出了应加快推进沼气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应加快健全沼气技术标准体系和应加快建立质量安全监督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商品化沼气池分类及与传统沼气池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商品化沼气池材料特性与市场行情,结合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特点,将户用商品化沼气池划分为:玻璃钢,塑料硬体,塑料软体(FBR),增强水泥(GRC)和钢制5大类沼气池,分别阐述其优势和劣势,并将玻璃钢沼气池与传统沼气池比较分析得出:传统水泥沼气池是我国沼气建设的主力军,商品化沼气池可作为重要补充;玻璃钢是相对适宜的建池材料,其次是PVC(聚氯乙烯),PP(聚丙烯)和PE(聚乙烯)塑料;商品化沼气池具有气密性好、建设周期短、建池成本较低,建设质量、标准、成本易于统一控制等优势,但塑料材料抗老化性能有待提高,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广。  相似文献   
7.
商品化沼气池近年来保有量不断增加,作为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质量检测起到了重要作用。水压间容积是检测结果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水压间形状各异,难以通过几何公式直接计算,而水重法又有其局限性。文章通过比较水重法和Pro/E建模的测量结果,证明这两种方法同样真实、有效,而后者局限性更小,更为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8.
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梳理和长效管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但如何实现秸秆高效综合利用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生产的难题。近些年国家层面围绕秸秆综合利用出台众多文件,这些文件都聚焦到完善收储运系统、实现资源化利用和开展示范试点3个层面。文章从这3个层面梳理了相关的政策内容,对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