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水稻温敏型叶色突变体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叶绿体结构和功能以及温度影响叶绿体发育的理想材料。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籼型水稻(OryzasativaL.)三系保持系西农1B,从其后代中筛选到一个突变性状稳定遗传的温敏型叶片白化转绿突变体tsa2 (temperature-sensitive green-revertible albino 2)。与野生型相比, tsa2突变表型受温度影响, 22°C条件下萌发的野生型幼苗表型正常,而tsa2幼苗完全白化,且约40%白化苗死亡,存活白化苗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均显著降低,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均显著变劣;在28°C下萌发的tsa2幼苗叶片呈浅绿色并伴有白条纹,其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降低,光合速率及主要农艺性状差异较小; 32°C下萌发的tsa2幼苗叶片无明显差异。透射电镜观察显示,与野生型相比,tsa2在22°C下叶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或存在异常发育叶绿体(尚未分化出基粒和基层),在28°C下部分叶肉细胞含少量发育完整的叶绿体,在32°C下叶肉细胞数量及形态均正常。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表明,与野生型相比,tsa2突变体中部分光合色素代谢途径基因、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及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呈不同程度变化。遗传分析表明, tsa2突变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 TSA2被定位于第5染色体SSR标记S5-57和S5-119之间,物理距离为718 kb。本研究为水稻遗传改良及研究温度影响叶绿体发育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1 强化意识,抓好微机试点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一个微机时代正悄悄走到我们农电管理中来。我县农电股在我区率先运用计算机进行农电管理起步于1994年7月份,主要用于财务报表、人事档案及农电管理工作。我们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制定规划,并成立了以县局局长为组长的农电微机科研推广小组,将农电微机应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第二步,组织各基层站站长到外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将先进的农电管理手段引入到乡(镇)电管站中去,加快农电企业的现代化进程。第三步,对条件成熟的城关电管站先行一步,配备了一台用于基层农电管理工作的微机。  相似文献   
3.
在低压三相四线系统中,零线通过的电流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 当三相负荷平衡对称时,零线电流几乎等于零,所以零线的选择主要应考虑机械强度.2 当一相断线或熔丝熔断时,零线通过其它两相电流的向量和基本同相线电流相同,这时零线的截面应等于相线截面.3 当两相熔丝熔断时(单相远距离送电也属这种情况),零线电流等于相线电流,零线应选用与相线相同的截面.除上述几种情况外,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低压整改中,居民用电实行集表箱管理时,往往是多家公用一根零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零线的电流情况是:在公共零线的首端等于各用户相线电流的总和,零线电流由首端至末端逐渐减小,只有最末端一户  相似文献   
4.
利用EMS诱变籼型三系保持系西农1B,获得了一个新的水稻叶片淀粉过度积累而导致的早衰突变体esl9(early senescence leaf 9)。该突变体苗期叶片呈淡绿色,分蘖期开始除心叶外的叶片从叶尖开始黄化衰老,逐渐延伸至叶中上部,基部保持绿色,该性状一直持续到成熟。与野生型相比,esl9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下降,O_2~-、·OH和H_2O_2等活性氧含量上升,保护酶系统中SOD和CAT活性降低。组织化学分析表明,esl9叶片中积累了大量的淀粉颗粒,淀粉含量显著上升;qRT-PCR结果显示,淀粉合成途径相关基因上调,磷酸丙糖(TP)分配途径基因下调,推测基因突变可能改变了TP的分配途径,导致叶片过度积累淀粉,破坏叶绿体结构,光合系统受阻,活性氧增多,引起叶片黄化衰老。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受一对显性核基因调控,ESL9位于第11染色体标记S11-110与S11-87之间,物理距离为304.9 kb,这为进一步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