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加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强度逐渐增加,导致全球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减弱,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达到新高,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中国草地碳汇资源得天独厚,发展草原碳汇经济成为履行国际承诺、打造碳汇新经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综述中国草地固碳减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草地碳汇和家畜生产减排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草地碳汇、人工草地建设等方面,并提出中国草地固碳减排发展建议,以期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及草地固碳减排的贡献提供理论基础,为推动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以苜蓿雄性不育系Ms-4幼嫩茎段、叶片、叶柄为外植体,诱导苜蓿雄性不育系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叶柄是诱导愈伤组织的良好外植体,体细胞胚诱导率为90%,再生率49%.苜蓿雄性不育系插条生根的最佳处理为接种前用水进行预处理0.5h,外植体为完整插条,培养基为A1、A2,其生根率为97%,生根系数为5.3.  相似文献   
3.
试验对不同利用年限的缘毛雀麦草地(以无芒雀麦为对照)在三个不同的物候期进行了生物量结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采种利用的缘毛雀麦草地在分蘖数、产草量和根茎生长等性状方面都强于无芒雀麦;随生长年限的延长,生物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其降低速度较无芒雀麦缓慢;该类草地具有很大的潜在利用价值,是一种长寿命的优良禾草草地.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5种冰草叶绿体基因组中各筛选出52条蛋白编码序列,利用CodonW、SPSS、EXCEL等软件对其进行密码子偏好性使用模式分析。结果显示,在RSCU分析结果中,共有31个高频密码子,有28个是以A/U结尾,密码子偏好性在冰草叶绿体基因组中的表现较弱。中性分析结果显示,自然选择在冰草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发挥作用;在有效密码子数的结果中,偏好性多受突变影响;PR2-plot分析结果,大部分基因由选择调控。此外筛选出8个高频高表达的最优密码子,分别为CGA、UUG、UCA、GAU、UUU、UCC、GGA、ACA。冰草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种间差异不显著,且根据中性分析、ENC-plot、PR2-plot分析密码子偏好性可能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最优密码子的选择,为冰草叶绿体基因组工程中外源性基因表达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沙地雀麦是禾本科雀麦属多年生优良饲用牧草,是雀麦属牧草的重要抗性育种材料。本试验采用根尖染色体压片法,对来自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的沙地雀麦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分析,为其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沙地雀麦体细胞有28条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28=28m,染色体相对长度为L+5M2+8M1,属于1A类型,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53.51%,是比较古老或原始的植物。研究结果对沙地雀麦的杂交利用及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对供试5个燕麦材料的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进行测定,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内蒙古中西部沙壤土地区,如以饲草产量为目的,5份燕麦材料的适用性为DQ-2>林纳>富特>青海444>蒙燕1号;如以品质为目的,5份燕麦材料的适用性为DQ-2>林纳>青海444>蒙燕1...  相似文献   
7.
以回交转育得到8个苜蓿雄性不育株(系)和3个优良苜蓿品种为亲本,分别在开放授粉和人工控制下进行杂交制种试验.结果表明:切叶蜂辅助授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苜蓿雄性不育株(系)的制种产量.综合2种授粉方式下的制种产量,其中2号不育株(系)单株种子产量最高(3.16g/株);通过苜蓿雄性不育株(系)种子产量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明确了每株生殖枝数对不育株(系)单株种子产量作用影响最大,其次是结实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1954~2012年的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5a滑动平均和Morlet小波分析对降水量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达茂旗59年来降水量呈波动状态,没有明显的上升和下降趋势;小波分析表明年降水存在着28a、17a和6a的周期,其中28a周期为主周期,以主周期进行预测可知未来2~5年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9.
基于研究区地下水勘察数据,利用Piper图和统计分析描述了地下水化学的基本特征;结合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利用离子比例系数法、相关分析以及地下水人为污染组份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基本成因,并进一步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判别了不同成因类型对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影响次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潜水的水化学类型较复杂,其中HCO3-Ca.Mg型居多,承压水水化学类型有3种,以HCO3-Ca.Mg型为主;溶滤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是研究区潜水和承压水水化学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其中以溶滤作用为主导;同时蒸发浓缩、离子交换及地下水与河水的混合作用也影响着潜水的水化学形成。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地下水流数值模拟中的参数灵敏度进行分析,以黑龙江省桦南县为例,根据研究区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选取了潜水的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渗透系数、给水度、弱透水层的垂向渗透系数以及承压水的渗透系数和弹性释水系数6个参数进行研究,每个参数选取5个水平值。结果表明:潜水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对模型计算水位的影响最大,因此在利用Visual MODFlow做水资源评价前查明研究区的水文地质参数特别是潜水的渗透系数对于正确建立模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