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24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41篇
  27篇
综合类   232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飞 《饲料世界》2003,(11):31-31
  相似文献   
2.
以SiO_2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Ag-AgBr/SiO_2光催化剂,通过优化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得到光催化活性最佳的Ag-AgBr/SiO_2的制备条件:以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为探针反应,当煅烧温度为773K、煅烧时间为3h时所得Ag-AgBr/SiO_2光催化活性最佳。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验证了Ag-AgBr/SiO_2表面的Ag物种以0价和+1价存在,并比较了Ag-AgBr、Ag/SiO_2和Ag-AgBr/SiO_2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研究发现Ag-AgBr和SiO_2的协同作用能促进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和稳定性的增加。为更好地提高光催化活性,还研究了不同截体以及相同载体不同比表面积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表面积更大的SiO_2能显著提高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外雨水资源利用的基本状况,提出当前城区具体解决用水短缺问题的主要途径,展望了在城区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开发带来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并论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在前期周密规划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海绵城市的建设开发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及走出城区用水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从事农业劳动人口最多的国家,不仅要放眼世界,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还要结合实际国情,为农业生产作贡献。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紧握机遇,加大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养犬数量不断增多,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在犬细小病毒病的治疗过程中,发现有些病犬特别是患病前饲养条件好且膘肥体壮的犬,在治疗初期基本控制细小病毒症状后,又突发强烈呕吐、便血。  相似文献   
6.
以春玉米为供试作物,于2021—2022年在甘肃省定西市进行不同深度施肥田间试验,以双垄沟覆膜种植为基础,设置3个氮肥施用深度:5 cm(D5)、15 cm(D15)和25 cm(D25),以不施氮(N0)处理为对照,共4个处理,分析不同氮肥施用深度对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干物质积累、水分利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为优化施肥模式和进一步提升其节水增产效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施肥深度的增加,农田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逐渐增大,D25处理较D15和D5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平均提高8.67%、2.23%、22.11%和15.18%;氮肥深施可提高生育后期养分供给能力,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D25处理播后105 d~收获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D15和D5提高6.53%和25.30%;2个试验年份农田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D25处理分别较D15和D5平均提高10.09%和10.08%;D25处理玉米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较D5处理分别平均提高27.20%和34.93%。在西北旱作区,氮肥25 cm深施模式能为玉米提供更好的养分供给,是提高...  相似文献   
7.
高飞  韩彬  张才 《养猪》2023,(1):76-79
猪流行性腹泻病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严重腹泻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为:仔猪呕吐、腹泻、脱水、死亡率高(严重时,产房仔猪可达到100%死亡率),成年猪感染亦能引起腹泻,但死亡率较低。由于PEDV毒株易变异,疫苗免疫效果不佳,因此,该病在猪场时有发生,冬春寒冷季节更为严重。尤其是规模化猪场,一旦发病,损失巨大。本文对一起规模化猪场发生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病例进行了简要阐述,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2021年上海正义园艺有限公司荣获全国首批“生态农场”称号,成为上海市闵行区第一家国家级生态农场。该文从打造花园式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探索资源利用新路、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打造“正义-天寿”绿色蔬菜品牌、促进产品质量和效益提升以及探索镇、村、企融合发展模式等方面,介绍了上海正义园艺有限公司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近年来农业节水技术示范推广的实践,将甘肃农业节水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探索试验""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三个阶段,总结了相应的技术模式及实践效果.同时,针对甘肃农业节水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指出了甘肃省农业节水发展的重点及方向,并强调要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技术的创新与集...  相似文献   
10.
在宁南旱区通过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为该区土壤扩蓄增容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在3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中,设置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谷子秸秆按3000、6000、9000kg·hm-2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按4500、9000、13500kg·hm-2粉碎还田,对照为秸秆不还田),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土壤含水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秸秆还田量由高到低,在试验第3年(2009年)玉米播种期0~2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分别较CK提高8.8%、9.9%和6.8%;成熟期0~2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分别较CK提高14.8%、13.9%和12.8%;产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30.7%、29.2%和12.5%(P〈0.05);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CK显著提高41.1%、35.9%和21.3%(P〈0.01)。在宁南半干旱区采用秸秆还田能较好地保蓄土壤水分,利于土壤水库的扩蓄增容,且对提高作物产量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