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莓在贮藏和运输期间会产生褪色现象,花青素含量逐渐减少。为研究光照时间、温度、pH、金属离子对草莓花青素的影响,探索合适的加工与贮运条件,在花青素含量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设置4种反应条件,探讨光照时间、温度、pH、金属离子对草莓花青素的影响。草莓花青素在自然光下照射8 h,吸光度值下降25%,温度高于60℃后,吸光度值下降67%。当pH>7时,吸光度值下降85%,添加Na+、Mg2+后的色素提取液反应2 h后所测吸光度值分别保持在0.070和0.050左右,而添加Fe3+后测得的吸光度值下降87%。实验结果表明,草莓在贮运过程中应避光、低温、保持酸性条件,且避免与铁制品接触。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6-磷酸葡萄糖酶催化亚基(glucose-6-phosphatase catalytic subunit,G6PC)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糖代谢中的作用,采用同源序列比对的方式,在草鱼基因组中获取了3个g6pc基因的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将其分别命名为g6pca、g6pcb1和g6pcb2,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斑马鱼(Danio rerio)、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人(Homo sapiens)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相似度分别为85%~94%、64%~83%和54%~66%。同线性分析表明g6pc在草鱼染色体上的分布与斑马鱼等高度相似,表明草鱼g6pc基因在进化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利用RT-PCR检测3个基因在鳃、脂肪、脑、心脏、肝、肾、前肠、中肠、后肠和肌肉10个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 g6pca在脑和肝中表达量较高,脂肪组织次之; g6pcb1在肝中表达量最高,中肠次之; g6pcb2在心脏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脂肪组织。同时探讨了高糖饲料对草鱼不同g6pc亚型转录水平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葡萄糖和胰岛素刺激草鱼肝细胞(L8824)后对g6pc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饲喂高糖饲料(7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草鱼肝脏g6pca mRNA水平显著升高, g6pcb1和g6pcb2 mRNA水平无显著变化。离体情况,与5 mmol/L葡萄糖组相比,15 mmol/L葡萄糖显著增加了L8824的g6pca mRNA水平,且1 mol/L胰岛素可以抑制这种作用; 30 mmol/L葡萄糖对L8824 g6pca mRNA水平无显著性影响。本研究表明,草鱼g6pc发生加倍后存在功能分化,高糖可以诱导g6pca mRNA的表达,而对g6pcb1和g6pcb2的转录水平无影响,其具体功能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开发利用枸杞子资源,进一步提高枸杞子附加值,该文以新鲜枸杞子为原料,在传统干制工艺的基础上,基于美拉德反应原理,开发熟化枸杞子新产品,并对其活性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熟化枸杞子三段式干制工艺为:干制预处理阶段温度为60℃,时间为12 h;熟化阶段温度为80℃,时间为24 h,相对湿度65%;定型阶段温度45℃,干制6 h即可。制备的熟化枸杞子为黑褐色、酸甜适口、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P0.05)普通干制枸杞子,其总还原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是普通干制枸杞子的1.87倍、1.45倍和2.21倍,是一种较好的抗氧化食品,枸杞子的附加值得到了有效提高,并且该熟化枸杞子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果易转化,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拮抗细菌对香蕉枯萎病菌的离体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6株:B05、B23、B44、B105、B133和B146,测定其抑菌带宽度达10~15mm。拮抗细菌的发酵液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83.71%~88.76%,而经高温灭活的发酵液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16.85%~33.48%;拮抗菌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4.72%~87.36%;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15.30%~37.64%。拮抗细菌发酵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能有效地抑制病菌孢子萌发,且浓度越高,抑制能力越强。拮抗菌株B05抑菌作用最稳定、抑菌活性最高,菌株B44抑制孢子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滇西北四大高原湖泊软体动物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0年对滇西北洱海、程海、泸沽湖和碧塔海的软体动物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比讨论4个湖泊间软体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差异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软体动物种群结构的改变.在泸沽湖采集到的软体动物标本种类最多,共计23种、1亚种;其次为洱海采集到14种,碧塔海和程海分别采集到6种和5种.将洱海记录的软体动物种类与此次采集到的种类对比,洱海的软体动物种群结构由底栖型向漂浮型转变,这可能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鳜(Siniperca chuatsi)为研究对象,使用cDNA 3′末端快速克隆法扩增瘦素受体基因(lepr)cDNA序列,获得了由mRNA 3′端可变剪切产生的鳜lepr的4个不同亚型,包括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长度为3474 bp、编码1157个氨基酸的长型受体亚型lepr-L,以及...  相似文献   
7.
刘君然 《林业科学》1992,28(3):282-286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吉良龙夫(1953)发现草本植物的密度与生长存在明显的数量关系。林学家们以林木为对象进行了研究。安藤贵、尹泰龙等做了进一步推导,编制了林分密度控制图。由于密度控制图编制简便、应用广泛,因此,广泛编制几乎包括我国所有主要用材树种,并对数学模型及编制方法做了有益的探讨,但仍存在明显不足,且繁杂。我们认为,这些编制方法正确性及准确程度,除决定于数学模型是否正确反映树种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杉木人工林和落叶松天然林标准地数据为材料,应用D=aN~bP~cS~dH~e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从理论上证明,当同一树种的树高一定时,疏密度和株数相同,各地位指数(级)林分平均直径一致。为森林的抚育间伐,林分直径生长的预测、预报,确定林分工艺成熟龄及森林调查设计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9.
以树冠投影面积导算林分最大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君然 《林业科学》1989,25(1):79-81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定量间伐方法有数种,其一认为:“假设林分中平均木以上的立木,在其生长发育中不受其相邻立木的挤压,因而能获得正常的生长条件,能正确地反映生长规律”,因此,在任一林分内首先要调查林分的平均胸径;凡大于或等于平均胸径的立木(有明显偏冠、损伤者除外)都选作调查对象。“并用每个径阶的冠幅面积除单位面积(公顷),而得各径阶单位面积上的株数,称为林分理论最大密度(以下简称理论密度)。”  相似文献   
10.
不同林分下的土壤细菌区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郊区小美旱、刺槐纯林及其混交林内土壤细菌总数及主要细菌生理群的数量,其数量范围为1.39×10~2个/g土~38.00×10~6个/g土。并分析了细菌数量、土壤因子和林分生长三者的关系。还测定丁3种林分各土层的固氮酶活性为1.22~1.63,4.05~4.14,3.96~5.06kgN_2/ha·a。自生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范围为2.21~139.25n molC_2H_4/mg·蛋白质·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