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10篇
  免费   1088篇
  国内免费   1687篇
林业   1679篇
农学   1868篇
基础科学   1209篇
  2316篇
综合类   6902篇
农作物   937篇
水产渔业   878篇
畜牧兽医   2975篇
园艺   1021篇
植物保护   1000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745篇
  2021年   857篇
  2020年   818篇
  2019年   861篇
  2018年   553篇
  2017年   763篇
  2016年   624篇
  2015年   861篇
  2014年   854篇
  2013年   1058篇
  2012年   1327篇
  2011年   1493篇
  2010年   1353篇
  2009年   1192篇
  2008年   1099篇
  2007年   1106篇
  2006年   868篇
  2005年   724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317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丛生竹林下对不同基质配方和硒浓度菌棒进行埋棒栽培以及覆土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而且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有利于提高竹荪产量。改良基质配方菌棒竹荪产量比常规配方提高约50%;在添加外源硒质量分数为0~2.0 mg/kg的浓度范围内,竹荪子实体产量先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后再有所降低,基质中添加1.5 mg/kg硒肥比不添加产量提高了195.30%。基质中添加硒质量分数为1.0~2.0 mg/kg的硒肥可以较显著地提高竹荪花的硒含量,其干物质中硒含量平均值从约2.50 mg/kg提高到8.05~13.30 mg/kg,外源硒肥利用率达到9.70%~15.36%。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子实体的粗蛋白及粗多糖含量有明显影响,改良配方竹荪蛋与竹荪花的粗蛋白含量是常规配方的1.21和1.29倍,其粗多糖含量是常规配方的4.81和1.35倍;基质中添加硒肥与不添加硒肥相比,竹荪蛋与竹荪花中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40.90%和14.30%。在硒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竹荪菌棒林下覆土栽培试验中,三列浅沟形覆土方式单位面积鲜竹荪蛋产量最高,为10.27 kg/m2;双列龟背形覆土方式单个菌棒的鲜竹荪蛋产量最高,达1.40 kg。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基质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3.00%和94.14%,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测土施氮奠定科学基础,本研究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该自然区域紫花苜蓿土壤氮素丰缺指标和推荐施氮量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高原生长第1年紫花苜蓿土壤碱解氮第1~6级丰缺指标为≥48,20~48,8~20,4~8,2~4和<2 mg·kg-1,土壤全氮第1~5级丰缺指标为≥1.4,0.8~1.4,0.4~0.8,0.2~0.4和<0.2 g·kg-1,土壤有机质第1~6级丰缺指标为≥17,10~17,6~10,3~6,2~3和<2 g·kg-1。当紫花苜蓿目标产量9~18 t·hm-2、氮肥利用率40%时,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第1~6级土壤推荐施氮量分别为0,68~135,135~270,203~405,270~540和338~675 kg·hm-2。  相似文献   
3.
以云南、四川主栽的4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在常规用药方式基础上辅以微生态制剂,测定其对葡萄酸腐病和黑曲霉病防控效果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有效防控葡萄酸腐病和黑曲霉病的发生,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能提高葡萄果粒大小和百粒质量,同时增加糖酸比。在传统用药基础上使用绿康威,对葡萄酸腐病和黑曲霉病的防效最佳,分别达52.3%和42.4%;在传统用药基础上使用绿地康3号,其防效为31.3%和21.9%,均表现出良好的防效;前期使用化学药剂,后期单独使用微生态制剂对酸腐病的防效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4.
辛夏青  魏小红  韩厅  岳凯  赵颖 《草业学报》2018,27(10):105-112
以紫花苜蓿为材料,用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及一氧化氮清除剂c-PTIO对苜蓿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同工酶电泳技术来研究外源NO及反向调控对PEG胁迫下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并探讨NO调控苜蓿种子耐旱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PEG胁迫下外施0.1 mmol·L-1 SNP,第6天时较PEG处理POD活性降低了32.72%;第4天时SOD、CAT活性较PEG处理升高了10.48%、23.60%,有效缓解了PEG对紫花苜蓿萌发中种子的氧化损伤,提高其抗氧化能力。PEG胁迫下添加 c-PTIO抑制了苜蓿萌发期的抗氧化系统活性。从同工酶的谱带数量和强弱来看,POD同工酶各区带活力均随PEG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第2天酶带只有1条,而第4天酶带呈现9条;SOD和CAT同工酶表达量变化不显著,但酶带强弱有一定变化,S3酶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减弱;CAT同工酶谱带则一直保持2条带,无明显强弱变化。因此,外源NO在PEG胁迫下紫花苜蓿萌发中抗氧化酶快速响应并在维护氧自由基代谢平衡中起重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Heat stress in poultry is deleterious to productive performance. Chlorogenic acid (CGA) exerts antibacterial,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supplemental CGA on the intestinal health and cec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of young hens challenged with acute heat stress. 100-day-old Hy-line brown pulle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C) and heat stress group (HS) received a basal diet. HS + CGA300 group and HS + CGA600 group received a basal diet supplemented with 300- and 600-mg/kg CGA, respectively, for 2 weeks before heat stress exposure. Pullets of HS, HS + CGA300, and HS + CGA600 group were exposed to 38°C for 4 h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maintained at 25°C. In this study, dietary CGA supplementation had effect on mitigate the decreased T-AOC and T-SOD activities and the increasing of IL-1β and TNFα induced by acute heat stress.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600 mg/kg CGA had better effect on increasing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beneficial bacterial genera, such as Rikenellaceae RC9_gut_group, Ruminococcaceae UCG-005, and Christensenellaceae R-7_group, and deceasing bacteria genera involved in inflammation, such as Sutterella species. Therefore, CGA can ameliorate acute heat stress damage through suppressing inflammation and improved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cec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6.
张芳 《古今农业》2004,(4):65-72
明末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徐光启十分重视我国的水利事业,积极钻研水利科技。文章从主导观点、地区治水、水利科技、水资源利用等多方面探讨他的丰富水利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犬瘟热的微生物学诊断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临床诊断为犬瘟热的14例病犬,取其脑组织,运用细胞培养、合胞体检查、包涵体检查、免疫荧光试验、电镜观察等5种检测方法,就犬瘟热的微生物学诊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犬脑组织块与猫胚(FE)细胞或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共同培养,盲传的培养物出现不稳定的细胞病变,通过对不同代次的培养物检查包涵体,并作超薄切片或负染,电镜观察犬瘟热病毒(CDV)粒子,证实分离到CDV野毒。病犬脑组织切片经HE染色检查包涵体及用CDV荧光抗体直接法检测脑抹片及接种犬脑的细胞培养物,均获得一定的阳性结果。建立的改良离子捕获电镜法,用于检测犬脑匀浆和犬脑接种细胞培养物,与离子捕获电镜法、免疫电镜法及直接电镜法相比,效果更为理想。14例临床诊断为犬瘟热的病犬,综合运用上述微生物学手段检测,结果为12例阳性,2例疑似。  相似文献   
8.
目前,湟水流域水量不足,水质污染,已成为该流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防治湟水流域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维护流域生态平衡,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9.
RAPD标记鉴定果树芽变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在综合分析果树芽变的遗传特点以及RAPD标记技术的原理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报道,对RAPD标记应用于果树芽变鉴定中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对于不同的果树芽变类型,RAPD标记技术表现出不同的鉴定可行性。同时,对某些有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钾肥施用量对脐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1996~1999年连续4年在湖北省秭归县进行了脐橙钾肥施用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尽管各处理脐橙产量年度变化很大,但施钾显著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1997~1999年施钾平均增产26.3%~41.8%,施钾(K2O)125、250、375kg/hm2年均增加纯利 10110、15840、9970元/hm2,产投比分别为 19.38、15.40和7.04;在试验条件下施钾(K2O)250kg/hm2增产效果最好;施钾有提高脐橙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趋势,例如施钾提高或保持单果重、增加果皮厚度、提高维生素C含量等;但施钾对品质的影响年度间差异较大,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