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8篇
  9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检测柑橘中5种杀螨剂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氯化钠盐析后,取有机相用Qu EChERS方法净化,利用GC-MS/MS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5种杀螨剂在0.005~0.5mg/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0.996,方法定量限为0.005 mg/kg。在0.005、0.01和0.1mg/kg 3种添加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70.6%~111.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7%~14.64%。本方法简便、重现性良好,可用于柑橘类水果样品中杀螨剂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2.
何建新  彭亚雄 《湖南农机》2007,(5):144-144,146
本文论述在电视机中普遍应用的厚膜集成电路STRS412的内部结构、外围电路的工作过程及典型故障检修。  相似文献   
3.
裴晓冬 《湖南农机》2007,(5):137-138
在机械制造业中,尽管金属成形技术有了发展和进步,但大量加工仍要依靠金属切削工艺来完成,而这种状况还要延续到可预见的未来。本文主要探讨了工程材料可切削性的概念、评定方法及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玫瑰花红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玫瑰花色素作为新型天然食用色素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酸碱反应、氯化亚铁显色反应、盐酸镁粉反应、中性醋酸铅沉淀反应等。初步鉴定了化学成份。对光、温度、PH值、氧化介质、还原价质、蔗糖、食盐、铝制品、铁制品、铜制品、锡制品等对比色素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其主要成份为黄酮类化合物;对光、热耐受性好;适用PH值范围宽;耐氧化性较差,耐还原性较好;Fe^3+和S  相似文献   
5.
2005~2006年在广西隆安县的屏山、古潭、那桐3个乡镇设置标准地,对嫁接3~4年龄板栗林分别施用不同施肥量的含稀土有机无机复混肥(以下简称:稀土有机复混肥)及不含稀土有机复混肥(对照).结果表明:(1)施用稀土有机复混肥的年均板栗果实产量为1 442.2~4 918.3 kg/hm2,平均比对照提高42.77%;(2)施用稀土有机复混肥的板栗果实淀粉、总糖及蛋白质平均含量依次为33.99%,6.84%,3.80%,分别比对照提高2.17%,1.67%,2.42%;(3)板栗叶片叶绿素平均总含量为7.91 g/cm2,比对照6.47 g/cm2平均提高22.26%;(4)施用稀土有机复混肥的年均板栗收入为11 790.5元/hm2,比对照7 705.6元/hm2增加经济收入60.73%;(5)除抽枝生长和结果状况外,所试验项目均以1 125 kg/hm2稀土有机复混肥施肥量的各项指标为最佳.试验也表明:栗园土壤施用稀土有机复混肥能明显提高板栗对病害的抵抗力,增强板栗树势,其中以施用1 687.5 kg/hm2稀土有机复混肥施肥量的植株抗病害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6.
杨树种植天麻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探索出了杨树替代生长缓慢的栎树作为天麻菌材的适宜树种,从而解决天麻种植消耗大量天然林资源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补偿问题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效益补偿对于促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保护森林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生态效益补偿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原则、途径以及补偿标准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建立,不仅为森林资源管护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更是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认可,从根本上解决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动力和机制问题,将对中国林业和生态建设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 Perca fluviatilis was sampled monthly over 2 years from the shallow waters (<2 m deep) of the Collie River in south-western Australia to determine the diet of this introduced species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it comprised indigenous fish species. 2. As P. fluviatilis increased in size, its diet shifted from predominantly planktonic crustaceans to benthic invertebrates, with decapod crustaceans constituting between 55% and 88% of the volume of the food ingested by larger fish (> 120 mm long) in spring, summer and autumn. 3. All size groups of P. fluviatilis fed on the small indigenous teleosts Edelia vittata and Bostockia porosa. 4. The prevalence with which the different size groups of P. fluviatilis ingested indigenous fish species in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river was as high as 14% in fish < 50 mm long in summer, 25% in fish 50–120 mm long in spring and 17% of fish > 120 mm long in autumn. 5. Despite appreciable predation and a relatively high prevalence of P. fluviatilis, indigenous fish species have coexisted with perch in the Collie River since the early 1900s. Such coexistence has apparently been facilitated by a high density of invertebrate prey (as a result of eutrophication) and limited interspecific dietary overlap. 6. The absence of E. vittata in those parts of a nearby river system now occupied by P. fluviatilis and the extremely high prevalence of fish that is sometimes found in P. fluviatilis stomachs, suggest that under certain extreme conditions, such as when a marked depletion in alternative food sources occurs, the presence of perch could pose a threat to the conservation of indigenous fish species in certain river systems in south-western Australia.  相似文献   
9.
彭永章  孙满昌 《水产学报》1987,11(2):167-172
吕泗渔场的鮟鱇网是张网渔业中使用较普遍的网具,但是鮟鱇网规格受到作业船只长度和作业水深的限制,否则操作困难。同时,由于上、下桁杆笨重,风浪较大时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另外现有鮟鱇网一般适应于水深为30米以浅地区作业,难以向深水区发展。如要扩大网具尺寸,提高渔获量,向深水渔场发展,那末务必对现用的鮟鱇网进行改革。1984年春、夏季启东县水产局在上海水产大学协助下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设计、制作了帆  相似文献   
10.
14日龄爱维茵鸡接种E.tenela广东株7.5d后,扑杀,其盲肠粘膜刮取物及内容物以1:5次氯酸钠(含活性氯不低于7.5%)处理20min后,离心清洗,加2.5%的重铬酸钾,置敞开的大平皿中,28℃环境下孢子化。同时设未经次氯酸钠处理的对照组。48h与72h后分别取样检查其孢子化率。结果发现,次氯酸钠处理组孢子化率与未经次氯酸钠处理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所得孢子化卵囊接种鸡的试验结果表明,低剂量下,未处理组显示出较强的致病力,不过平均卵囊数相差不大;较高剂量下,处理组病变略轻,而平均卵囊数明显高于未处理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