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7篇
  12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产生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护士与患者沟通不畅;护士的业务素质不高,护理操作技术欠精良;护理记录不规范、不完善等。提出了护患纠纷的防范对策:正确认识护患纠纷的危害;换位思考,加强沟通,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所之想;护士要加强专业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严格执行制度,规范护理记录。  相似文献   
2.
苹果目标的准确识别是苹果机械化采摘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基于YUV颜色空间模型,提出了一种结合色差分量与高斯自适应拟合算法的苹果目标分割方法。该方法采用首先将苹果目标由RGB颜色空间转换至YUV颜色空间,并利用色差分量V建立果实与背景分割的高斯分布拟合模型,根据拟合结果自动获取分割阈值,以实现自然场景下苹果目标的准确分割。为了验证文中算法的有效性,利用多幅图像进行了试验并与Otsu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文中算法得到的苹果果实的平均检出率达87.08%,识别率领先Otsu算法9.91%。因此,对于着色度较为均匀的苹果目标,采用高斯自适应拟合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其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授权量急剧增长,品种权的"数量多、质量差"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评价品种权质量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了科学合理地判断我国品种权的综合质量水平,首先从竞争力的角度界定植物新品种权质量的定义,然后从品种权的法律、技术和经济三大属性建立品种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均值差异法验证品种权质量指标的有效性,最后采用逻辑回归模型构建品种权质量综合指数,以便全面、快捷地综合评价品种权质量。植物新品种权质量评估研究不仅有利于解决品种权质量判断标准问题,对提高品种权质量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我国品种权的价值评估、许可转让、融资、抵押等交易活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应用融合PCR技术获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纤突(spike, S)蛋白的S1结构域基因与铁蛋白(ferritin, FTN)基因的拼接产物(S1-FTN),然后分别将S1基因和S1-FTN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Cold 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old 1-S1和pCold 1-S1-FTN。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在低温(16℃)下用IPTG诱导重组S1蛋白和S1-FTN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的目的蛋白,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蛋白的形态。随后将24只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S1组、S1-FTN组和空白对照组,8只/组。每只小鼠肌肉注射40μg S1抗原,共免疫3次,分析S1-FTN纳米颗粒和S1蛋白诱导的免疫反应。结果显示,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Cold 1-S1和pCold 1-S1-FTN在低温下经IPTG诱导,能够分别表达S1蛋白和S1-FTN重组蛋白,2个蛋白均以可溶性形式表达,并且S1-FTN重组能够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S1-FTN纳...  相似文献   
5.
利用长江上游135个国家基准气象站1960-2009年的日降雨量统计得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并对这些气象站的多年平均降雨量和该地区225个县多年平均降雨量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处理,结合USLE模型计算得到长江上游土壤水蚀分布图,利用GIS技术手段对不同降雨带下的土壤水蚀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域水蚀量占土壤侵蚀总量的78%;水蚀程度分布与降雨带分布均呈自西向东递增趋势,局部存在差异。江源区及川西北部,多年平均降雨量小于900 mm,水蚀以微度为主;川中部地区降雨分布不均,水蚀区域差异较大;四川盆地与陕、甘交界地段,降雨等级在4-5之间、重庆北部降雨等级在7-8之间的地区,水蚀均较为严重,以强度以上为主;云南西北金沙江下游地区、重庆西南以及湖北秭归、宜昌等地降雨等级在7-8之间,水蚀以中、强度为主;当降雨等级为8时,土壤侵蚀指数达最大(160.5)。该结果与2000年长江上游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揭示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及成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贵州省白及叶褐斑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离体接种法分别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利用形态学及ITS、EF-1α、β-tubulin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的分类进行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白及叶褐斑病病原菌菌株编号为HGUP_(17)355;该菌菌丝白色、羊绒状,菌落中心隆起呈淡黄色、背面枫叶红色,大型分生孢子窄镰刀形,3~8个分隔,未见厚垣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1~2个分隔;在以ITS、EF-1α、β-tubulin三个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菌株HGUP_(17)355与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聚于一支,且支持率达100%,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生物学将其鉴定为燕麦镰刀菌。该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生长pH为6,在燕麦片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以麦芽糖为碳源、以L-苯丙氨酸为氮源时利用率最高,致死温度为45℃,对光照不敏感。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梅花(Prunus mume)ERF基因的功能,采用RT-PCR技术从梅花品种‘雪梅’中克隆获得1个PmERF4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序列为842 bp,完整开放阅读框(ORF)为690 bp,编码22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PmERF4蛋白包含1个AP2/ERF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梅花PmERF4蛋白与李亚科李属植物的ERF蛋白高度同源。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PmERF4基因在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结果表明:PmERF4基因受低温、氧化胁迫的诱导,但响应程度不同,它能够持续且强烈地响应低温胁迫,对甘露醇、MeJA、SA处理不敏感,而高盐和ABA则抑制其表达;PmERF4基因可能在梅花低温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云南农田土壤常量与微量元素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并为农作物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云南14个地方农田土壤常量及微量元素(P、K、Ca、Mg、Cu、Fe、Zn、Mn)的含量,并对土壤中常量及微量元素含量的状况与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农田土壤中速效P、K元素处于平衡,速效Ca、Mg亏缺,速效Cu、Fe、Zn、Mn等微量元素盈余。在不同地貌下,土壤常量及微量元素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滇中红色高原土壤的速效态微量元素(Fe、Zn、Mn)的含量明显高于滇东喀斯特高原和滇西横断山脉;速效P、K、Ca的含量从西至东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速效Cu的含量则从西到东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于农田土壤元素测定及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任静  青霞 《技术与市场》2022,(1):122-125
重庆市互联网金融各业态——第三方支付、P2P、电商小贷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各不相同。发展现状方面,第三方支付问题频出,行业问题亟待解决,P2P网络借贷由盛转衰,网贷机构整体取缔,电商小贷平稳发展,贷款余额逐年增加。未来趋势方面,第三方支付业务平台逐渐回归本源业务、电商小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重庆市互联网金融业态监管对策应注重健全地方金融立法,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加快征信体系建设进程,合理调节利率,规范电商小贷催收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给提高欧李幼苗植株耐逆性提供理论指导,研究了在干旱胁迫下外源抗坏血酸(AsA)对欧李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和叶黄素循环的影响,并结合抑制剂与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进一步研究玉米黄质(Z)形成的机制。结果表明,外施AsA缓解了干旱胁迫引起的欧李叶片光饱和点的降低,促进了内源AsA的产生,增加了叶黄素循环中Z的含量,使更多的紫黄质(V)转化成单环玉米黄质(A)和Z。AsA还能在转录水平提高紫黄质脱环氧化酶(VDE)的表达,而对玉米黄质环氧酶(ZEP)的作用不显著。抑制剂二硫苏糖醇(DTT)能显著抑制叶黄素的脱环氧化状态,但葡糖胺(Gla)作用不显著。表明外源AsA通过启动叶黄素循环增加胁迫下的热耗散能力,从而提高植株的抗胁迫能力,其中VDE对叶黄素循环的启动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