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6篇
  2015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矿区复垦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以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矿区复垦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的影响,并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方法]以安徽省庐江钒矿区碳质页岩风化物区域的复垦土壤为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矿区复垦下的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展开调查。[结果]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电导率、含水量和全盐含量均明显增加,土壤容重、pH值和总孔隙度则明显降低;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全钾和有效钾含量均降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增加,而全磷和有效磷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其中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幅度最大,对复垦的响应最为敏感;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矿区土壤蔗糖酶、脱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均有所增加,但其增加幅度逐渐减小,细菌数量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占到微生物总数的99.3%以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养分均呈降低趋势,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同层相比,基本呈现出:60a40a20a5a规律,局部有所波动。[结论]矿区复垦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矿区复垦过程中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代谢进而影响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同时土壤微生物与养分和酶活性等地下生态指标之间在复垦过程中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河矿井铁路专用线工程取(弃)土场水土流失形式及危害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取土、弃土工艺,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了取土场兼做弃土场的设计思路,即先取土、后弃土,再进行水土保持设计。取、弃土场的合并治理,不仅可以节约土地、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水土保持投资,而且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3.
宣岩沟地质灾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灾害的形成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灾害形成机理研究可为其治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文阐述了宣岩沟地质灾害的类型和特点,探讨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4.
风电场建设对周边扰动区域土壤养分和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风电场的建设对周边扰动区域土壤养分和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风电场的建设增加了扰动区域土壤容重、pH和总孔隙度,降低了土壤电导率、含水量和全盐,同时也降低了植被生长各指标和土壤养分(除了土壤全磷)等;在扰动区域(0~3 km),植被生长各指标和土壤养分均随远离风电场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距离风电场4 km时,植被生长各指标和土壤养分基本与未扰动区域达到一致,初步表明了风电场对于植被和土壤养分的影响范围均在方圆3 km以内;风电场扰动区域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幅度和变异系数最大,说明风电场对土壤微生物量的空间变异影响较大;风电场扰动区域和非扰动区域土壤养分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趋势,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而土壤深层(40—60 cm)未扰动区和扰动区土壤养分基本一致,表明了风电场的建设并没有改变土壤养分的垂直分布特征,也并未影响深层土壤养分含量;风电场未扰动区域植被与土壤因子相关性基本与扰动区域相一致,表明风电场对周边区域植被和土壤均有影响,而此影响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也即同等程度下影响了植被和土壤因子,同时也体现了植被和土壤因子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5.
水库移民与水土流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各城市和地区需兴建水库进行水资源的合理调配,而兴建水库必然产生水库移民,近年来,水库移民造成的库区和安置区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做好移民安置规划,同时考虑移民安置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峪河灌区工程建筑标准低,配套工程不健全,渠系建筑物老化损坏严重,输水损失较大等导致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多年徘徊不前。为了使有限的水资源在灌区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进行了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改造配套工程。工程的实施将使灌区恢复到原设计灌溉面积3.42万hm^2的规模,灌溉保证率达到50%,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0.21,灌溉水利系数提高0.32,田间水利用系数提高0.2,不但改善了灌溉条件,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工程施工期也会引发一定的水土流失,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后,将减少对农业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