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3篇
  14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自吸泵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自吸泵广泛用于喷灌、消防等场合。全面总结和分析了自吸泵的发展史,归纳了自吸泵自吸时间和最大自吸高度的计算模型,总结了自吸性能影响因素研究现状,介绍了回流孔大小、位置的计算公式,以及隔舌间隙及泵内储水容积和气液分离室容积的控制;阐明了轴封的气密性、吸入管路的气密性、浸入液面下的管路深度和入口管路的容积这些外部因素对自吸性能的影响机理;指出了自吸泵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滴头流道结构对悬浮颗粒分布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迷宫滴头内部结构复杂尺寸微小,研究流道结构对悬浮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对于流道优化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齿形流道,根据两相流理论,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设计滴头进行了液固两相流数值分析。模拟得到入流浓度及颗粒大小不同时滴头内的速度及颗粒浓度分布,分析了结构参数、颗粒大小及入流浓度对悬浮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道结构参数对颗粒分布均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齿角度-齿间距-流道深度-齿高;入流颗粒大小为流道最小尺寸的1/10~1/6时滴头不易堵塞;齿高与齿间距的比值小于0.5时有利于提高滴头的抗堵塞性。研究为滴头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改进欧拉算法的双吸离心泵泥沙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液两相流算法对双吸离心泵泥沙磨损模拟精度有直接影响。采用改进的固液两相流欧拉算法,考虑了相间阻力和泥沙扩散系数两方面因素,对典型悬移质泥沙粒径条件下的双吸离心泵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发现,叶片表面湍流强度在头部和尾部较大,可达6%~10%;叶片头部和尾部的颗粒动态尺度大于中部。由湍流强度和颗粒动态尺度组成的湍动尺度效应,在叶片头部和尾部表现强烈,湍动尺度效应使固液相间阻力增大,更有利于颗粒的扩散,避免了颗粒聚集,对大颗粒的作用强于小颗粒。湍动尺度效应导致叶片表面固相体积分数分布范围减小,大颗粒的变化值大于小颗粒,叶片头部和尾部的改变值大于中部,叶片表面的严重磨损部位为叶片工作面尾部的块状磨损区,这比采用传统算法得到的带状磨损区和偏磨区计算结果,更符合离心泵实际磨损情况,考虑湍动尺度效应后得到的磨损率也有所增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吸离心泵叶片水力设计和表面喷涂防护原则,为提高双吸离心泵抵抗泥沙磨损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管道式喷灌系统的水力计算,剖析了目前采用的有限元法和Hathoot进步法等数解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进步法、退步法的计算思路,提出一种可以求解干管双向布置管道式喷灌系统的水力计算方法--改进步进法(ESM).给出了详细的水力计算步骤及计算机流程图,并给出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ESM方法的水力学关系式准确和干管双向布置喷灌系统的水力学边界条件清晰,可有效解决干管双向布置的管道式喷灌系统的流量水头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世界上的重要谷类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一直都是育种学家关注的重点,关系到全球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水稻粒型主要包括粒长、粒宽、粒厚等,是受多基因控制的重要数量性状,不仅直接影响水稻产量,还与水稻品质密切相关。深入了解水稻粒型的形成与调控机理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水稻单株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组学的研究为探究水稻内部调控机制带来了新的变革。大量水稻粒型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成功被鉴定与解析,并验证了与之有关的基因功能。目前,已有几条调控粒型的通路得到鉴定,如泛素 - 蛋白酶体降解途径、G 蛋白信号途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转录因子调控途径、植物激素途径以及表观遗传途径等。然而,粒型调控网络极其复杂,多数基因上下游的调控组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甚至影响粒型的各条通路间均存在一定的交叉互作。本文综述了影响水稻粒型的不同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研究进展及关键粒型基因间的互作关系,总结了近年来粒型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情况,并提出结合多组学解析水稻粒型的调控机理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分子设计育种,为开发新的高产优质稻育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7.
论述了森林风景资源的开发原则,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9.
青虾(Macrobrahium nippoense),学名日本沼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是我国淡水水域中主要的经济虾类,其营养丰富,肉嫩味美,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名贵水产品.它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食性杂、繁殖力强、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收效快等特点.为探索大水面增殖技术,我们于2005年在济宁市任城区北湖开发公司万亩湖泊水域进行了青虾增殖技术研究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根据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现状,并结合该林区一些林业局改革森林资源经营培育措施的经验,探讨了林业可持续经营的出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