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2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库布齐沙漠中段沙化土地植被状况及治理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库布齐沙漠中段为研究区域,以2003年、2008年和2014年三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以三期沙化土地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地表实测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十多年来沙化土地植被状况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客观、科学地研究评价,同时对研究区沙化土地的治理程度及变化情况做出分析研究,指出土地植被状况及治理程度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今后该区域的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藻类结皮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山西偏关县不同厚度藻类结皮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藻类结皮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结构,结皮形成后的土壤物理性质均优于无结皮(土壤).随着结皮厚度的增加,土壤紧实度降低,容重下降,含水量上升,孔隙度增大,且3~7 mm厚的藻类结皮对土壤客重、含水量和孔隙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黄土地表生物结皮对土壤贮水性能及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双环法对山西省偏关县3种结皮覆盖下(苔藓藻结皮、藻结皮和薄层藻结皮)土壤的贮水性能和渗透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皮覆盖下土壤的贮水能力受结皮厚度和孔隙度状况的影响较大,0~10 cm土层饱和贮水量为502.69~525.80 t/hm2 ,滞留贮水量为169.71~198.29 t/hm2;初渗速率的变化范围为5. 19~11.10 mm/min,无结皮最高,苔藓藻结皮最低;稳渗速率变化范围为1.6 7~2.67 mm/min.采用的3种入渗模型(Kostiakov模型、Horton模型和Ph ilip模型)中Horton模型的拟合值更接近于实测值, 决定系数R2在0.98~0.99,更适用于描述本研究区具有生物结皮土壤的入渗特征.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防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北黄土高原区位于黄河上中游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和气候等自然特点,以及人类生产建设活动造成水土流失。针对新水土保持法及新时期治黄新理念,就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防治进行了探讨,提出该区水土流失存在的主要问题、防治的新思路,希望为今后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庆阳石化成品油外输管道工程为例,从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经济合理等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要求方面以及造价、材料来源、施工要求等诸方面,综合分析了干打垒防护措施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保证主体工程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干打垒挡墙具有造价低、原料丰富、取材便利、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场地扰动范围小、可以对弃土进行综合利用、防护效果好等优点。介绍了干打垒挡墙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榆林市植被盖度变化及生物量与其降水量、温度等气候因子变化的相关性,文章采用2018-2022年的降水量、温度和植被因子数据,利用相关分析法和显著性分析法,进行了植被覆盖度、生物量与降水、温度的年度动态变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2018-2022年的5 a间,榆林市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在整体上呈现动态增长趋势,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植被覆盖度、生物量与气候因子在年度动态变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气温和降水变化对于榆林地区的植被盖度的驱动作用既有正向的,也有负向作用。研究验证了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并分析了产生负相关关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