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烟草青枯病生防真菌的分离鉴定与拮抗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获得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cearum)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生防菌株,对其拮抗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活性筛选.采用系列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从黔江烟区土壤中分离到真菌116株.经滤纸片法测定,筛选出6株(约5.2%)对烟草青枯病菌有一定拮抗作用的菌株,并用最小抑制浓度(MIC)法测定了其中2株活性较...  相似文献   
2.
联苯菊酯是一种广谱高效杀虫剂,大规模的应用使其广泛残留在环境中,因此筛选联苯菊酯的高效降解菌具有重要意义。从扬州农药厂附近的地表土壤取样,利用富集驯化培养分离得到一株编号为S8的降解细菌,经表形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其为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该菌株在pH7.0和30 ℃的条件下,对100 mg·L-1联苯菊酯的3 d降解率达56.4%,半衰期为60.7 h。其最适生长条件为:pH6.0~8.0,温度30~35 ℃,接种量5%。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治理联苯菊酯残留污染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甲醇提取物具有体外抗菌活性。将干燥蚯蚓用甲醇浸泡、超声波提取、有机溶剂萃取粗提物,以抗菌活性分析为导向,采用正相和反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富集E.fetida中的非极性活性分子群Fr.2-5。运用TLC、HPLC-DAD、~1H NMR和GC-MS对Fr.2-5的物质组成进行了相互佐证分析。结果表明:Fr.2-5对Vibrio Parahemolyticus ATCC17802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ATCC12472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活性部位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酯)和少量甾体类化合物组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前期研究发现的具有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进行抑制机理分析。[方法]采用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处理铜绿微囊藻,通过考察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含量、蛋白质含量及细胞膜透性和SOD活性,初步分析龙爪槐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抑制作用的机理。[结果]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破坏铜绿微囊藻的细胞膜系统,增加细胞膜透性;叶绿素a和蛋白质含量在培养7d后分别减少为对照组的10%和50%左右,对藻细胞的光合反应系统造成破坏;另外,藻细胞的SOD活性在龙爪槐正己烷粗提物作用下,在初期呈现为应激性上升,在后期表现为抑制的阶段性变化。[结论]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可能机理是:破坏细胞膜,使膜通透性增大;破坏光合反应系统,造成光和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减少;SOD活性发生阶段式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龙爪槐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测定了龙爪槐叶片浸取液对铜绿微囊藻的增殖抑制效果,并对活性组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分析。[结果]龙爪槐叶片的无水乙醇浸提物经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依次分配后,提取物主要成分为极性组分(60%以上),而含量约为25%的非极性组分(正己烷相)具有显著的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效果。在25和50mg/L正己烷相组分作用下铜绿微囊藻的7d生长抑制率分别达75%和90%以上,同时还伴随着细胞中叶绿素a的破坏。[结论]为防治微囊藻水华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广玉兰叶片化感物质的抑藻活性及GC-MS分析(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广玉兰叶片化感物质的抑藻活性和种类。[方法]在活性测试的基础上利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GC-MS等方法,结合抑藻试验对广玉兰叶片提取物进行了铜绿微囊藻抑制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结果]广玉兰叶片浸取物在浓度8g/L的条件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果最高可达97.4%;其正丁醇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抑藻活性物质,能够对铜绿微囊藻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这些具有抑藻活性的物质主要为小分子的醇类、酮类和酯类。[结论]为新型藻类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3种陆生植物化感物质提取液的抑藻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莉  董昆明  李楠  周晓见  靳翠丽  封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46-20249,20259
[目的]研究3种陆生植物化感物质提取液的抑藻活性。[方法]采用乙醇浸提,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逐级分相萃取法,对广玉兰、黄杨和龙瓜槐3种植物叶片中的化感物质进行分离提取,并测定各组分的抑藻特性。[结果]广玉兰中的抑藻活性组分存在于正己烷相和正丁醇相中;龙爪槐的活性组分存在于正己烷相中;黄杨的抑藻活性组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相和水相中。除黄杨水相组分外,各活性组分在投加1 d后即表现出显著抑藻活性,抑制率达50%,且抑制率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铜绿微囊藻的7 d生长抑制率均达90%以上,各组分的抑藻活性在一定范围内亦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其中广玉兰正己烷相和正丁醇相组分在最低浓度25μg/m l时抑藻活性达96%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分,且能引起藻细胞膨大或表面皱缩空洞。[结论]广玉兰正己烷相和正丁醇相组分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好,最具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反相色谱柱(Kromasil C18),甲醇+水(pH值8~10)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在240nm处定量检测唑草.苯磺隆24%可湿性粉剂的含量。本方法的变异系数唑草酮为0.22%、苯磺隆为0.18%,标准偏差为0.023、0.025,平均回收率为99.6%、99.1%,线性系数为0.999 3、0.999 7。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反相色谱柱(Kromasil C18),甲醇+水+冰乙酸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在220nm处定量检测靛红酸酐的含量。本方法的变异系数为0.24%,标准偏差为0.24,平均回收率为99.5%,线性系数为0.999 8。  相似文献   
10.
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有稳定的拮抗作用,在验证其发酵液对烟苗生长无害的前提下,利用四因素(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装液量)三水平三重复正交试验,测定该真菌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烟曲霉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发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