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5篇
  23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香根草、紫穗槐的水土保持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4年连续的定点、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香根草、紫穗槐生物埂保水能力在第3年后达到或超过次生植被的保水能力;香根草生物埂第2年后保水能力超过紫穗槐生物埂,第3年后无土壤侵蚀发生;紫穗槐 生物埂第2年即无土壤侵蚀发生;香根草、紫穗槐生物埂降低土壤坡度的作用非常明显;种植香根草、紫穗槐生物埂后,玉米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该技术适宜在黔中乃至全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张萌  魏全全  肖厚军  赵欢  芶久兰 《土壤学报》2019,56(5):1201-1209
为探究生物质炭对贵州黄壤朝天椒减氮的施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生物质炭与氮肥减量配施(CF_(100)B_0(化肥氮100%)、CF_(90)B_(10)(化肥氮90%+生物质炭氮10%)、CF_(85)B_(15)(化肥氮85%+生物质炭氮15%)、CF_(80)B_(20)(化肥氮80%+生物质炭氮20%))对贵州黄壤朝天椒产量、品质、养分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CF_(100)B_0)处理相比,CF_(90)B_(10)处理可提高朝天椒产量,其中鲜椒增产7.3%、干椒增产2.5%,但是增产效果并不显著,而CF_(85)B_(15)和CF_(80)B_(20)处理的产量略有降低;生物质炭与氮肥减量配施处理可显著影响朝天椒果实中的硝酸盐和Vc含量,其中,CF_(90)B_(10)、CF_(85)B_(15)和CF_(80)B_(20)处理的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8%~8.9%,而CF_(90)B_(10)处理的Vc含量则较CF_(100)B_0处理提高了9.6%,但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各处理间无差异;此外,与CF_(100)B_0处理相比,生物质炭与氮肥减量配施可使氮肥偏生产力(PFP_N)提高2.08~2.62 kg·kg~(-1),以CF_(90)B_(10)处理最高,而氮肥农学效率(AE_N)和氮肥表观利用率(RE_N)则随着生物质炭替代化学氮肥比例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以CF_(90)B_(10)处理的AE_N和RE_N最高,分别为7.70 kg·kg~(-1)和40.3%。综上,生物质炭与氮肥减量配施可有效保证贵州朝天椒稳产增效,因此,短期条件下推荐生物质炭替代化学氮肥10%作为贵州黄壤朝天椒氮肥减施替代的最适比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岩溶山区贵州修文县2年的土壤水分定点观测,系统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坡度下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坡度之间,土壤水分的变化差异极为显著;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蔬菜地的土壤水分变化与其他两种用地的差异极为显著,而裸地与小麦—玉米轮作地之间却没有显著差异。同一时间径流深虽然16°坡地>9.5°坡地>6.5°坡地,但土壤水分却存在9.5°坡地>16°坡地>6.5°坡地的关系,初步分析这是由土壤剖面质地差异所致,从剖面分布来看,土壤水分含量都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坡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BC层以上,而在C层这种影响较弱,坡度因素的影响深度比土地利用方式小。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缓释肥覆膜减量条件下的玉米生物性状、干物质分配比例、养分含量差异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不覆膜(T2)处理相比,覆膜可使玉米的茎粗提高11.05%~19.34%,株高提高2.78%~5.39%,穗位高提高6.20%~10.28%,覆膜条件下缓释肥减量对玉米生物性状无明显影响。覆膜可以使玉米干物质积累提高25.22%~31.01%,较普通复合肥(T6)相比,施用缓释肥更有利于玉米干物质积累,且缓释肥覆膜减量15%(T4)不会影响玉米干物质积累,减量过度(T5)则会显著降低玉米干物质积累以及子粒和茎秆的氮含量。相关分析发现,玉米产量与生物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与不同部位养分含量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覆膜条件下施用缓释肥有利于改善玉米生物性状,提高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含量,玉米茎粗、株高、穗位高与茎秆氮含量、叶片钾含量、子粒氮含量可以作为玉米产量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田土壤碳固定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为明确贵州农田主要作物固碳潜力,借鉴经验公式对贵州主要农作物碳固定和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近10年贵州6种作物的总固碳量平均(1 151.16±62.99)万t.a-1,变幅为1 052.65万~1 268.28万t.a-1,呈波动变化缓慢增加趋势,主要作物间接碳排放量为(48.53±1.82)万t.a-1,变幅为45.87万~51.68万t.a-1,只相当于固碳量的4.21%。贵州农田作物的固碳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
为探寻比磷石膏更好的黄壤耕地调理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在黔西县进行了不同调理剂改良黄泥土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沸石、磷石膏、粉煤灰在垄作、规范化种植的基础上玉米增产效果明显,粗蛋白含量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钾比对照土壤略有增加,土壤pH、有效磷略有增加.综合考虑认为,粉煤灰的改良效果与磷石膏相当,沸石是比磷石膏更好的土壤调理剂.  相似文献   
7.
绿肥与秸秆混合还土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改进干秸秆还土见效慢的不足,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在贵州省黔西县进行了绿肥与秸秆混合还土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垄作、规范化种植的基础上绿肥与秸秆混合施用玉米增产效果明显,粗蛋白含量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钾比对照土壤略有增加,土壤pH、有效磷略有增加。综合考虑,初步认为绿肥与秸秆混合施用是比单一秸秆还土更好的秸秆还土技术。  相似文献   
8.
采用室内恒温培养、土壤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磷石膏与沸石对酸性黄壤活性铝形态及作物营养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磷石膏、沸石用量增加,酸性黄壤交换态铝下降35.5 %~41.0 %,羟基铝下降24.5 %;随施用时间增加,最初1个月交换态铝迅速下降,随后2~4个月呈类似正弦波的变化,羟基铝则持续缓慢下降;在11~18℃交换态铝、羟基铝下降幅度缓慢,在18~25℃交换态铝、羟基铝下降幅度加快.施用磷石膏的胡萝卜干重居前3位,是CK的3.4~5.9倍.施磷石膏胡萝卜的磷、钾、硫、钙吸收量分别比CK增加127.0 %、31.2 %、70.1 %和75.1 %,铝吸收量降低50.4 %,植株氮硫比、钾硫比、钾钙比、硫铝比和钙铝比对干重的影响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研究缓释肥在贵州马铃薯上的施用效果,设置盆栽试验研究缓释肥与有机肥配施对马铃薯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与有机肥配施能满足马铃薯对养分的需求,有机肥与减量20%缓释肥施用仍能达到较好的增产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肥料成本投入与生产劳动成本投入.  相似文献   
10.
贵州大豆黄化症与钾肥施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