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5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当前我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现状,并指出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
<正>内蒙古多伦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多伦站”)地处浑善达克沙地东南缘,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县城南约4.6公里处。多伦站于2011年批复建立,2014年正式挂牌运行,并于当年加入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TERN)和荒草联盟。归口管理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技术依托单位和建设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3.
水分是影响固沙植被生长发育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同时也是沙漠环境中最容易受到影响的生态因子,定位观测研究流动沙地建立固沙植被后的土壤水分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Watch Dog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于2014年6月17日—10月31日定位定时记录了樟子松人工林、杨树人工林和榆树天然林土壤体积含水量数值,结果表明:相同降雨量条件下,不同固沙植被土壤重力水的入渗深度存在明显差异。降雨量20 mm左右时,榆树天然林地降雨入渗深度大于20 cm土层,杨树和樟子松林地大于40 cm土层;降雨量12 mm左右时,杨树林地降雨入渗深度达到40 cm土层,榆树林小于20 cm土层,樟子松小于40 cm土层。相同降水量条件下,不同固沙林降雨入渗到相同土层深度所经历的时间不同。在降雨量21.1 mm事件中,榆树天然林入渗到20和40 cm土层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降雨开始后4和9 h,樟子松林分别为5和9 h。  相似文献   
4.
以紫茎泽兰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灰葡萄孢代谢产生的毒素对紫茎泽兰叶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测定毒素诱发电解质渗漏液的部分成分.结果表明:灰葡萄孢毒素能使紫茎泽兰叶组织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组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大后减少;电解质渗漏液中含有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  相似文献   
5.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通过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深埋(S)、上盖秸秆下埋秸秆(简称上秸下秸,S+S)、上盖地膜下埋秸秆(简称上膜下秸,P+S)和地膜覆盖(对照,CK)4种耕作措施对0-40 cm土层水盐运移及食葵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措施对土壤水盐调控的效果与作用时期差异较大。P+S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盐分含量和盐溶质浓度较低,控盐效果显著;S+S仅在苗期能保墒控盐,但控盐效果比P+S差,后期出现水减盐增现象,保墒控盐效果也不佳;S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盐分含量和盐溶质浓度最高,控盐效果最差;CK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不大,而盐分含量较高,控盐效果也不明显。(2)不同措施对土壤水盐运移调控程度的差异,导致食葵光合特性也有明显变化。与CK、S、S+S相比,P+S由于其较低的盐溶质浓度环境,明显改善了其光合特性,在苗期、蕾期和花期能提高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增加气孔导度(Gs),降低胞间CO2浓度(Ci),从而使其作物长势和干物质积累明显高于其它措施。综合试验结果,P+S是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中优选的控抑盐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6.
毛乌素沙地不同覆盖度油蒿群落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不同覆盖度油蒿群落土壤水分含量的长期连续定位观测,研究了不同覆盖度下沙地土不分动态规律及分布特征,并提出了毛乌素沙地适宜植被覆盖为30%-40%。  相似文献   
7.
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指标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荒漠化评价是荒漠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该地区土地荒漠化评价体系确定的原则,并通过分析和筛选,选择出能够显著评价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状况的3个指标,从而建立了浑善达克沙地土地荒漠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该地区土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模糊性,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从而验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8.
针对科尔沁沙地杨柴生物沙障的生存现状和生长动态规律,分析了经过不同预留盖度和留茬高度的平茬处理后杨柴生物沙障和林间草本植被的恢复情况及其防风固沙效益,结果表明:平茬对杨柴及其林间草本的生长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平茬后的第1年内,预留盖度10%和留茬高度0 cm(齐地刈割)对杨柴生长最为有利;综合风速和风蚀量的测定分析发...  相似文献   
9.
中华鲟是一种珍贵的软骨硬鳞鱼类。身披五行骨板,皮较软。一般捕获的个体都较大,约重150~500市斤。一九七四年我们为安徽省农村局试验剥制了中华鲟标本:制作过程中采用了鱼皮制革和填料复真的办法,获得较好效果。现将制作方法和主要步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多伦县沙地云杉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伦县沙地云杉林3条样带的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沙地云杉混交林的物种组成结构,分析了3个典型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沙地云杉混交林植物种类丰富,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共有植物71种,群落垂直结构分层明显;多伦县沙地云杉与白桦混交林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在群落梯度上,群落Ⅰ为52种,群落Ⅱ为45种,群落Ⅲ为47种,物种丰富度指数大小顺序为群落Ⅰ>群落Ⅲ>群落Ⅱ;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大致相同,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3个典型群落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为乔木层最大,灌木层其次,草本层最小。通过对多伦县沙地云杉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为加强沙地云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