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5篇
  5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两种巨桉人工林地土壤抗蚀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揭示巨桉人工林组培苗和实生苗两种起源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方法]利用S形采样法在样地内采集多个样点,按上(0—10cm),中(10—20cm),下(20—30cm)三层分别利用环刀和塑料盒采集原状土壤,测定不同层次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渗透速率、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等。[结果](1)随着土壤深度增加,两种巨桉林地土壤容重呈现递增趋势,而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呈递减趋势。组培巨桉林土壤容重低于实生苗巨桉林地,而土壤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高于显著实生苗巨桉林地(p0.05);(2)随着土壤深度增加,两种巨桉林地土壤水稳性指数、抗蚀指数、团聚状况、团聚度和结构系数呈现下降趋势,水稳性指数和抗蚀指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分散率和分散系数呈现升高趋势。组培巨桉林地不同土层的抗蚀指数和结构系数均高于实生苗巨桉林地,但分散系数均显著低于实生苗巨桉林地(p0.05);(3)随着土壤深度增加,两种巨桉林地土壤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MWD)呈现出下降趋势,土壤结构体破坏率呈现上升趋势。组培苗巨桉林地不同土层各粒径(5mm;5~2mm;0.5~0.25mm;0.5mm;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MWD均高于实生苗林地,而结构体破坏率、2~1mm和1~0.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低于实生苗巨桉林地。[结论]组培巨桉人工林的土壤抗蚀性更佳。  相似文献   
2.
在四川省丹棱县退耕还林地上,采用网袋法对两种草本层(黑麦草和自然草)台湾桤木林地中细根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对比,以及对台湾桤木 黑麦草复合模式草根与细根混合分解进行了为期1 a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台湾桤木细根在复合模式和自然模式中分解速率、养分释放有所不同,经过1 a的分解,复合模式中N,K,Ca的残留率显著低于自然模式,而干质量、P,Mg的残留率差异不显著;复合模式混合处理的分解速率和N,P,K,Ca释放率介于单独分解的细根和草根之间,而Mg释放率则大于单独分解的细根和草根,经过1 a的分解,混合分解对混合处理的分解速率、P,K,Mg的释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N,Ca的释放影响不显著,在混合分解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形式不同。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重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植被的重建、恢复和保护,不仅改变了景观的类型组成,也强烈地影响着景观的空间构造。以四川盆地山地丘陵区边缘的四川省洪雅县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工程实施前后15年来(1994—2009)洪雅县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植被恢复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林地增加、耕地和草地减少,是15年间洪雅县景观变化的主要特点。耕地的减少和林地的增加主要集中于人为活动影响更为强烈的海拔1000 m以下区域,反映了退耕还林对景观类型组成改变的巨大推动作用;海拔1500 m以上区域,更多地受到天然林保护和自然因素影响,面积变化相对稳定,景观格局空间构造方面的变化更为显著;海拔1000—1500 m区域,两种工程实施的影响交错,过程相对复杂。坡度≤5 ?的平缓地中,人为活动影响强烈,林地增加明显;而在坡度25 ?附近的坡地中,耕地较多,退耕还林潜力较大,耕地—林地转换相对其他坡度区段更为明显。总体上,林地向低海拔、缓坡度区域扩张,斑块间空隙还林面积较多,有连片发展趋势;而耕地在面积减少的同时,向低海拔、缓坡度区域收缩,斑块规模更小,格局更加破碎。  相似文献   
4.
4种退耕模式细根(草根)分解及N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原状土芯法对光皮桦与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HN)、光皮桦人工林(H)、扁穗牛鞭草(NC)、柳杉人工林(LS)4种退耕模式细根(草根)分解、影响分解的质量指标及N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模式细根(草根)分解速率符合Olson单指数分解模型,年分解常数(k)分别为1.06,0.93,1.32,0.86,分解1年后干质量损失率分别为65.49%,60.55%,73.32%,57.51%.在1年研究期内,各模式细根(草根)分解过程中的C/N与细根分解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N含量无关,其中光皮桦细根分解速率还与C含量有关.分解90天后,各模式细根(草根)木质素含量与分解速率关系分别为,H,LS呈显著负相关(P≤0.05),HN呈较弱负相关(P=0.087),NC不相关(P=0.279).分解1年后N初始含量最高的HN具有最高的N释放率,N初始含量最低的LS具最低的N释放速率,4种模式N释放速率大小顺序为HN(70.12%)>H(56.49%)>NC(46.67%)>LS(21.76%),N初始含量高是导致此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根据洪雅县直干蓝桉的引种造林试验,分析植穴规格、苗木规格、基肥量地造林成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直发采用健壮小苗;挖大穴、施足底肥的方式进行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4个毛豹皮樟品种苗木进行人工水涝胁迫,测定的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可溶性糖、叶绿素、SOD等5个指标以SPSS软件作为工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毛豹皮樟4个品种的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耐涝性最强的是8号,其余依次为6号、12号,耐涝性最弱的是38号,这和毛豹皮樟的实际表现相符,同时,回归方程经检验精度都在98%以上,可以用于毛豹皮樟耐涝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在天全县的退耕还林地中,对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模式细根和草根的分解及其N、P、K、Ca、Mg养分释放动态进行研究。细根Ф0~1mm、Ф1~2mm、Ф0~2mm及草根的第1年干质量损失率分别为73.97%、69.80%、73.44%和79.53%,应用对数方程模拟细根和草根的分解过程,拟合程度较好(R^2〉0.9,P〈0.01),分解50%所需的时间分别为210、252、243和185d。细根分解过程中,P、K、Mg的含量下降,N、Ca的含量增加。草根分解过程中,养分元素的含量都呈现出不规则的波动变化,整体上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在细根分解过程中,P、K、Mg的养分释放率与其干质量损失率的变化趋势相似,分解前期增加较快,随后上升趋于平缓,而N、Ca的养分释放率增加整体比较平缓,元素分解速率均以P最快,其次是K、Mg,而N、Ca最慢;而草根分解过程中N、P、K、Ca、Mg的养分释放率初期增加都比较快,随后趋于平缓,并且元素分解速率呈现不规则变化,其中Ca分解率最慢,其他元素的分解率相近。由于细根和草根在垂直分布上的差异,整个生态系统中,土壤上下层地下凋落物的主要种类也有所不同,因而有利于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温度(10,20和30℃)条件下分别向土壤中添加光皮桦细根(直径<2 mm)与扁穗牛鞭草草根混合物(处理1)、光皮桦细根(处理2)、扁穗牛鞭草草根(处理3)和柳杉细根(处理4)这4种处理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细根的种类、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均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产生影响;120天后各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都显著大于对照(P<0.05);在60和120天后,处理1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都显著大于其他处理(P<0.05);温度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表现为30℃>20℃>10℃,对易氧化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表现为10℃>20℃>30℃(P<0.05)。  相似文献   
9.
在四川省丹棱县退耕还林地,设置台湾桤木+多花黑麦草(AL)与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AH)2种林草模式,以台湾桤木自然模式(AN)为对照,研究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增加,2种林草模式与对照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在下降幅度上均表现为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模式较缓慢,对照模式下降最快;3种模式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从春季到冬季随季节变化均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夏季含量最高,秋季最低,但这种变化趋势在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模式下0~10和10~20 cm土层表现得并不明显;而3种模式各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则表现出与土壤有机碳季节动态相反的变化趋势,即“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夏季最低,秋季最高;2种林草模式与对照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大小顺序均表现为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模式>台湾桤木+多花黑麦草模式>对照模式;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台湾桤木+多花黑麦草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是对照模式的1.24 ~ 1.55和1.16~ 1.30倍,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是对照模式的1.50 ~2.95和1.23 ~1.80倍.  相似文献   
10.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土壤渗透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渗透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林地表层土壤(0-30 cm)滞留贮水量受土壤容重、孔隙度及林龄影响显著。天然冷杉林土壤滞留贮水量变化范围为593.7~694.2 t/hm2,大小排序为:185 a>80 a>40 a生。人工云杉林175.8~545.1 t/hm2,从大到小依次为40 a>30 a>25 a>20 a。(2)天然林初渗率为10.6~30.1 mm/min,最大为80 a生冷杉林;稳渗率为3.3~6.4 mm/min,185 a生冷杉林为最大。人工林土壤初渗率为2.7~8.3 mm/min,稳渗率1.9~5.4 mm/min,两指标中均以40 a生云杉林为最大。(3)构建了土壤渗透过程回归方程,拟合度R2为0.869~0.959,表明回归方程可以较好地反映各试验标准地土壤入渗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