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林业   6篇
  5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雄安新区上游的油松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次生油松林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越来越大,说明浅层土壤的渗水透气性较好,深层土壤保水性好,雨季降雨能很好地供给根部;人工油松林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先降后增趋势。(2)次生油松林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逐渐降低;人工油松林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非毛管孔隙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说明深层土壤导水、导气性高。(3)次生油松林初始入渗速率均比较大,稳定入渗速率值较小,说明该林分的土壤渗水性能良好,可以起到良好的水分存储效果;人工油松林初渗速率比较大,而稳渗速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该林分土壤存储水分效果差,该样地为未成林,群落结构尚不完善,土壤储水效果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北沟林场精品流域区华北落叶松林分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树种组成复杂程度上,落阔混交林大于华北落叶松纯林,而且落阔混交林的树种组成比纯林更加合理,结构更加稳定,在空间利用上也更加充分;在水平结构上,各树种直径大小分布均匀程度比较:落阔混交林大于华北落叶松纯林;在垂直结构上,落阔混交林有分层现象,但差异不明显,而华北落叶松纯林无明显分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滦河上游典型林分的枯落物层与土壤层的水文效应,为森林健康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滦河上游3种林分的枯落物层未分解层与半分解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油松林的枯落物生物量为12.03t/hm2,最大持水量为19.4t/hm2,有效拦蓄量为23.52t/hm2;落叶松林的枯落物生物量为9.51t/hm2,最大持水量为11.9t/hm2,有效拦蓄量为17.03t/hm2;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的枯落物生物量为5.54t/hm2,最大持水量为13.0t/hm2,有效拦蓄量为13.7t/hm2。(2)半分解层枯落物浸泡8h已基本达到饱和,而未分解层需浸泡10h。枯落物在浸水的前0.5h内吸水速率最大,6h左右时吸水速率明显减缓。(3)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土壤层持水能力最强,为375.92t/hm2;油松林土壤层的持水能力最差,为248.04t/hm2。利用幂函数对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进行拟合,其相关系数R2均在0.98以上。[结论]油松林枯落物层的生物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量都最大,而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枯落物的土壤持水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由华北落叶松组成的林分是接坝地区最主要林分类型,是该地区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阐明六种华北落叶松林分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对接坝地区华北落叶松林、华北落叶松—白桦、华北落叶松—棘皮桦—白桦、华北落叶松—山杨—白桦、华北落叶松—油松、华北落叶松—云杉—白桦—山杨6种典型林分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①枯落物厚度范围为36.5~48.6 mm,蓄积量为25.61 t·hm~(-2)~35.64 t·hm~(-2),枯落物最大拦蓄量范围为55.52~120.83 t·hm~(-2),枯落物有效拦蓄量范围为46.32~100.07 t·hm~(-2),大小排序为:ⅥⅡⅣⅠⅢⅤ。②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关系表达式为:Q=alnt+b(R~20.98),持水速率与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V=Kt~n(R~20.99)。③土壤容重为0.82 g/cm~3~1.37 g/cm~3,土壤有效持水量大小排序为:ⅥⅣⅢⅡⅤⅠ;土壤毛管持水量大小排序为:ⅥⅢⅡⅣⅤⅠ;饱和持水量大小排序为:ⅥⅢⅡⅣⅤⅠ。④土壤初渗速率大小排序为:ⅥⅡ)ⅢⅣⅤⅠ;稳渗速率大小排序为:ⅥⅢⅡⅣⅠⅤ;林分土壤入渗时间和入渗速率的回归方程为:y=a·x~b(R~20.93)。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的空间结构特征,从林分树种组成、直径分布特征以及垂直结构特征3方面对河北省北沟林场的华北落叶松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林分中落叶松为绝对优势树种,树种结构单一;落叶松人工林的直径大致符合正态分布情况,林下更新较差,处于不良的发育阶段;树高分布呈现双峰分布情况,落叶松上层分层较为明显。以林分树种组成,直径及树高分布为依据,提出林分结构调整的几种方法,使林分结构更加接近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对目标林分进行经营抚育,对河北北沟林场落叶松林分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林分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中,样地D的Menhinn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最高,样地A则为最低;样地C的4个多样性的指数是4个林分中最大,最小的为样地A,其它居于中间;样地D的Alatalo指数和Pielou指数最高,最低的为样地A。在各林分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中,样地D的Menhinn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最高,样地A则为最低;在4个多样性的指数中样地B除了Billouin多样性指数外都是4个林分中最大的,而样地D的Billouin最大,多样性的4个指数最小的都为样地A;样地C的Alatalo指数最高,样地B的Pielou指数最高,两个指数最小的为样地A。在各林分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中,样地D的Menhinn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最高,样地A的Menhinnick指数最低,样地B的Margalef指数最低;在4个多样性的指数中样地D除了Billouin多样性指数外都是4个林分中最大的,而样地A的Billouin最大,多样性的4个指数最小的都为样地B;样地C的Alatalo指数和Pielou指数最高,样地B指数最小。  相似文献   
7.
华北山石区落叶松混交林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指导落叶松混交林抚育经营,对华北山石区落叶松混交林林分组成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A的总密度和总断面积均最小,为1 007株·hm~(-2)和24.446 4 m2·hm~(-2),样地C最大,为1 525株·hm~(-2)和47.280 2m2·hm~(-2),样地B居中;华北落叶松在样地A中胸径最大为18.6cm,样地B最小为18.1cm,而树高则相反。样地A的平均角尺度为0.358 8,均匀分布,林分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林分中落叶松为均匀分布状态;样地B平均角尺度为0.523 8,为团状分布,林分中落叶松为均匀分布;样地C的角尺度为0.508 5,为随机分布,林分中落叶松为均匀分布,云杉处于团状分布状态,五角枫和花楸处于随机分布状态。样地A直径大小比数的平均值为0.333 1,林分中落叶松和白桦的大小比数相差不大,表明林分空间分化程度比较小,两种树种的优势度相差无几;样地B的大小比数为0.487 2,林分中落叶松处于优势,而蒙古栎、山杨、五角枫和花楸处于劣势,其它树种处于中庸状态,而且各树种的大小比数有一定的差别;样地C的大小比数为0.484 5,云杉和华北落叶松处于绝对优势;样地A混交度为0.47,属于重度混交;样地B混交度为0.37,混交程度比较低下;而样地C混交度为0.83,说明杉落针阔混交林树种组成较多样化,结构更加稳定,在空间利用上也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8.
为使林业生产者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营林生产规划和决策,从而提高林业工作的高效性,以河北省木兰林管局北沟林场为例,依托ArcGIS技术,由二类调查数据提取落叶松林数据源,结合实地踏查情况,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通过3个林分类型即落叶松乔林、其它针叶乔林、杨桦落叶松中林生成的斑块图确定4种经营类型为防护林、均质经营林、苗材兼用林、目标树经营林,提出对落叶松林种群结构调整的抚育措施;从斑块着色处理、版面设置到图例的生成,最终形成合理营林生产规划设计图。说明ArcGIS技术可在现代林业中发挥作用,为林业生产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技术平台,使林业工作也进入了电算化时代。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在不同坡向具体的生长状况,以木兰围场北沟林场的华北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其胸径和树高的生长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阴坡华北落叶松胸径总生长量整体高于阳坡,其中在15~25 a最为明显,最大差值为0.8 cm.(2...  相似文献   
10.
滦河上游不同密度油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知不同密度油松林人工林的水源涵养功能高低,选取木兰围场8个密度油松林的枯落物与土壤进行研究,利用水源涵养指数来比较各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的高低,结果表明:(1)枯落物重量与有效拦蓄量变化趋势是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处于自身重量的2~4倍,最大持水率在250.61%~310.66%。(2)随着密度的增加土壤的最大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与非毛管蓄水量都是先是增加后减小,而最大持水量在1 800株/hm2达到了最大值为2 868.0 t/hm2;毛管孔隙度、毛管蓄水量与总孔隙度都没有明显的规律可言。(3)随密度的增加油松的水源涵养指数是呈现增加趋势的,其中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35倍,当密度处于1 500株/hm2时,指数趋于稳定,在1 500~1 800株/hm2时水源涵养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