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23篇
  52篇
综合类   259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青海湟中地区为例,对青杨育苗造林技术进行解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博兴看鸭     
随着人们饮食水平的不断提高,餐桌上的肉鸭越来越普遍了,从烤鸭、卤鸭、咸水鸭到鸭头、鸭脖、鸭掌,吃起来花样繁多。吃着鸭子就不禁让人想到养鸭。  相似文献   
3.
4.
新疆自然资源丰富,属灌溉型农业。但热量资源有限,不利于棉花早播和保苗;秋季温度下降快,不利于棉纤维的生长发育,霜后花多,造成棉纤维强力低,含糖量高;加之近年棉蚜为害猖獗,增加了棉纤维的含糖量,影响了纺织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宁夏南部山区干旱气候规律及其对农业的胁迫效应,指出干旱灾害是宁南农业生产力水平低而不稳的重要原因;加强与气候条件相适应的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改进,是宁南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结合多年来的旱地农业科技攻关研究工作,在对单项农业技术进行组装集成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化学措施等四大措施紧密结合的宁南山区抗旱应灾农业技术体系,探讨了宁南山区抗旱应灾的主要技术策略。对于广大旱农地区提高农业系统防旱抗旱能力,实现农业高产稳产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0%敌草隆·环嗪酮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流动相为甲醇和水(57∶43),波长为254nm,环嗪酮和敌草隆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7和0.052;变异系数分别为0.53%和0.1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和99.2%。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5。  相似文献   
7.
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市场“洗牌”,江苏盐城地区7两规格的鲫鱼目前时价5.7元/斤,8两一8.5两规格鲫鱼时价6.5元-6.7元/斤,8.5两以上大规格鲫鱼基本售罄,相比上月,鲫鱼价格上扬幅度较大,目前成鱼存塘量仅为10%左右,且多数是前期发病鱼塘残留所剩.鲫鱼苗种价格10尾/斤规格为4.5元,苗种出货量不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粮食增产的迫切需求和化肥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种植业与养殖业养分物质循环断裂,推进种养结合成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从农户层面以及区域层面都存在着种植与养殖之间的纽带断裂,造成了农业资源利用的错位,也产生了资源环境双重压力。推进种养结合的堵点主要表现在养殖场责任尚未压实、有机肥施用不便利、堆肥质量标准缺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多方面。本文结合对国内和国际上推进种养结合的典型做法的分析,在强化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大背景下,从优化种养布局规划、压实养殖主体责任、强化科技支撑、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方面提出了当前构建全新的种养循环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鸡的注射免疫是一种适用于预防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等疾病油苗注射的免疫方式。 1免疫前准备 1.1酒精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对注射器和针头进行浸泡消毒,如是95%的工业酒精,应将其稀释成为75%的酒精,然后放至专用酒精桶待用。  相似文献   
10.
菌渣二次栽培草菇过程中基质内碳氮元素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料栽培杏鲍菇后的菌渣再用于栽培草菇,是目前食用菌栽培基质循环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本试验对杏鲍菇栽培前后以及草菇栽培前后的培养料进行取样分析,检测培养料中总碳、总氮、木质素和总糖含量变化。检测结果发现,杏鲍菇栽培过程,培养料含氮量从1.74%提高到1.89%,含碳量从35.83%下降到31.50%,碳氮比显著下降,木质素相对含量从26.61%降低到20.63%;杏鲍菇菌渣堆制过程中,含氮量进一步提高,达到2.21%,含碳量35.29%,碳氮比15.97%,木质素相对含量提升到33.92%;经过栽培草菇,培养料含氮量降低到1.94%,含碳量下降到29.52%,碳氮比15.24%,木质素相对含量下降到24.61%。分析表明,杏鲍菇和草菇均能高效降解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能有效地提高培养料含氮量,栽培过程中对木质素的分解能力高于对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