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5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5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陈年六堡茶的调脂保肝功效,比较分析了不同年代六堡茶的主要化学物质的差异,再以高脂高糖饮食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并用选定的陈年六堡茶水提物灌胃小鼠,观察小鼠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及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陈化15年茶样被选为陈年六堡茶的代表,用于后续试验。与模型组相比,陈年六堡茶尤其中高剂量条件下能有效减轻高脂血症小鼠体重、肝重和降低肝系数,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降低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改善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状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脏和脂肪组织病理切片显示,陈年六堡茶能明显减少肝细胞中脂滴的形成和抑制脂肪细胞膨大,呈剂量依赖关系。综上表明,陈年六堡茶在正常剂量条件下能有效改善因高脂高糖饮食所致的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和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2.
茶黄素类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茶黄素类(Theaflavins,TFs)的化学结构,并从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和抗心血管疾病五个方面综述了茶黄素类的药理作用,其中从肿瘤的发生、发展两个阶段着重分析了茶黄素类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TFs作为药品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对湖南红茶标准样及安化群体种与黄金茶等三种不同嫩度红茶样进行了香气感官品质评价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芽头红茶样品中醇类含量占比最高,呈现出馥郁高长的鲜甜香;一芽一叶红茶样品中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含量居中,多表现为纯正较浓的甜香;一芽二叶茶样样本间差异较大,碳氢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在标准样品中占比较高,其花香明显,在安化...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茶树插穗生根速度,本试验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基质组成、环境温度、植物生长调控剂等因素对插穗生根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茶树插穗生根效率的数学模型,获得了茶树插穗最佳生根培养条件,3次验证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非常接近.综合生产实际,试验认为茶树插穗最佳生...  相似文献   
6.
单双液相下不同多酚氧化酶源对酶性合成茶黄素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比较了单双液相条件下不同来源的多酚氧化酶对酶性合成茶黄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体系下单双液相试验中,以不同的酶源合成茶黄素的试验效果不同,就茶鲜叶酶源而言,双液相明显比单液相的效果要显著,在单液相系统中总乙酸乙酯层茶黄素总含量达33.74%,合成率为14.245%,而在双液相系统中,其总含量达39.74%,合成率为31.792%;而就梨酶源处理而言,单液相的效果要比双液相稍好,在单液相系统中总乙酸乙酯层茶黄素总含量达45.73%,合成率为18.799%;而在双液相系统中,其总含量达40.20%,合成率为22.11%;就苹果酶源而言,单液相比双液相的效果要好些,在单液相系统中总乙酸乙酯层茶黄素总含量达18.22%,合成率为13.34%;而在双液相系统中,其总含量达11.56%,合成率为6.935%。  相似文献   
7.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茶叶香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79—2019年WOS(Web of science)和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收录的茶叶香气品质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分别从年代、作者、机构、国家、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等方面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以后相关研究文献呈显著增长趋势,目前已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但各群体间的合作研究相对较少;在该研究领域,我国影响力最大,其次是日本和美国;热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香气形成机理、香气物质提取方法、检测手段及关键香气物质等方面。综上结果,结合时区图谱,进一步指出茶叶香气的研究历程及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大湘西地区39份绿茶样本为材料,进行感官审评,绘制风味轮,并以主要滋味成分含量为基础建立滋味类型贝叶斯(Bayes)判别模型,旨在了解大湘西地区绿茶品质情况,并为提升大湘西地区绿茶品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湘西地区绿茶品质优良,汤色以浅绿色居多;香气类型包括嫩香、嫩栗香、栗香和清香;滋味特征类型有鲜、爽、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湘西地区鲜爽型、醇浓型和其它型绿茶的判别函数,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可用于对大湘西地区绿茶滋味类型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膜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0.1μm微波膜对茶水提离心上清液进行微波处理,探讨了微滤温度对干物率、咖啡碱、各儿茶素组分以及微滤处理对产品冷溶性的影响。同时,选用不同的超滤膜对儿茶素粗提液进行超滤处理,比较分了超滤处理对儿茶素各组分比值和儿茶素终端产品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滤滤出液的干物率、咖啡碱及各儿茶素组分含量随微滤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产品的各项冷溶性指标明显好于对照样产品;选用超滤膜-1可获得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比值较小的产品,适用超滤膜-2可获得比值较大的产品;超滤膜-12比超滤膜-2能更有效地去除儿茶素终端产品色素。  相似文献   
10.
1 茶叶标准化工作,是现代化茶叶生产的起点,也是衡量我省茶叶生产技术水平和茶叶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尺度。而标准又是标准化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企业产品标准则是一系列标准的核心,是标准化的基础,它补充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地方标准的不足。一个好的企业产品标准能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它不仅与企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综合经济效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