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97篇
  免费   1159篇
  国内免费   2018篇
林业   2208篇
农学   2594篇
基础科学   1384篇
  2917篇
综合类   7444篇
农作物   1335篇
水产渔业   851篇
畜牧兽医   3227篇
园艺   942篇
植物保护   1372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718篇
  2021年   908篇
  2020年   875篇
  2019年   775篇
  2018年   558篇
  2017年   847篇
  2016年   695篇
  2015年   914篇
  2014年   943篇
  2013年   1031篇
  2012年   1428篇
  2011年   1516篇
  2010年   1344篇
  2009年   1271篇
  2008年   1188篇
  2007年   1107篇
  2006年   997篇
  2005年   910篇
  2004年   493篇
  2003年   411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444篇
  2000年   459篇
  1999年   548篇
  1998年   442篇
  1997年   385篇
  1996年   347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330篇
  1993年   259篇
  1992年   223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5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揭示睡莲(基部被子植物)的开花特性,探究雄蕊在睡莲花瓣节律性开放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蓝鸟睡莲(Nymphaea 'Blue Bird')为实验材料,在去雄(摘除雄蕊)后记录花瓣开放角度和萎蔫时间,并于去雄后第6、24、48及72小时测定花瓣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显示,去雄后睡莲花瓣的开放角度小于对照组,在第48小时与对照组开放角度差异最大,达到49.31°,而去雄后花瓣萎蔫的时间与对照组相同,均出现在第72小时;去雄引起了花瓣多项生理生化指标发生变化,其中,含水量在第24小时与72小时显著低于对照组,比对照组分别低0.7%与0.9%;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显著,在第24小时和48小时比对照组分别高出0.48与0.68 mg/g;脯氨酸(Pro)含量在第72小时显著高于对照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从第24小时起比对照组显著升高;而丙二醛(MDA)含量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说明,去雄导致了睡莲花瓣开放角度及生理状态发生改变,该发现进一步地揭示了睡莲的开花特性,首次证明了雄蕊对于花瓣节律性开放具有调节作用,为花瓣开放闭合及切花保鲜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3.
报道了武汉市外来入侵植物新记录一种,为桔梗科Campanulaceae异檐花属Triodanis卵叶异檐花Triodanis perfoliata subsp.biflora(Ruiz et Pavon)Lammers。卵叶异檐花原产于美洲,在武汉地区是首次发现,凭证标本保存于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瘤胃微生物在木质纤维素价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胃是反刍动物消化的第一个腔室,各种微生物(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相互作用将木质纤维素植物生物降解为易于代谢的化合物。瘤胃也是目前自然界公认的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和利用的天然反应器,其真菌和细菌可分泌多种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在木质纤维素生产生物燃料和化学用品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因此,本研究在瘤胃内木质纤维降解的微生物及其降解木质纤维素相关酶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瘤胃微生物在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为乙醇、生物化学(有机酸)及沼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瘤胃微生物和瘤胃酶在木质纤维素价值化利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早熟、高产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湘K25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湘K25的选育经过,介绍了湘K25的特征特性、产量、纤维品质和抗病、抗虫等特点,并总结了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白屈菜低温应答过程的转录组分析发现膜脂不饱和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在一定过程中发生变化,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D2在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为正"V"型,且表达量变化显著。利用NCBI等在线软件对序列进行相关生物学信息分析,并对白屈菜FAD家族成员FAD2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进行克隆,并命名为CmFAD2。选用克隆载体pMD-19-T,转化大肠杆菌DH5α,测序验证序列正确性及完整性。将目的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pRI-201-AN连接构建重组DNA pRI-201-AN-Cm FAD2,电击法转化农杆菌LBA4404,利用菌液PCR法验证成功。该基因可作为药用植物抗寒品种创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蒿多糖不同组合制剂对滩羊羔羊瘤胃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断奶滩羊公羔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5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5 g/d沙蒿多糖+5.5 g/d包被丁酸钠、5.5 g/d沙蒿多糖+5.5 g/d丁酸甘油酯和5.5 g/d沙蒿多糖+1.1 g/d莫能菌素的试验饲粮。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滩羊瘤胃液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乙酸比例显著提高(P<0.05)。2)试验2组的Chao1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3)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瘤胃液中软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厚壁菌门和丝状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有升高的趋势(0.05≤P<0.10);试验2组瘤胃液中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而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有升高的趋势(0.05≤P<0.10);试验3组瘤胃液中蓝藻菌门和互养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4)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瘤胃液中理研菌科RC9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解琥珀酸菌属和丹毒丝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试验2组瘤胃液中Sharpe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假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试验3组瘤胃液中理研菌科RC9和Sharpe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互营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有增加的趋势(0.05≤P<0.10)。由此可见,饲粮添加沙蒿多糖组合制剂均可提高滩羊羔羊菌群多样性,改善瘤胃微生物区系,且以添加沙蒿多糖+包被丁酸钠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9.
为了建立青蒿的SRAP最佳扩增体系,并筛选出SRAP多态性引物,本研究以青蒿叶片DNA为模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Mg^2+、dNTP Mix、Taq DNA聚合酶、引物和DNA模板5种因素5个水平,对青蒿SRAP反应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蒿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引物0.6μmol/L、Mg^2+2.0 mmol/L、模板DNA 5.1 ng、Taq DNA聚合酶2.0 U、dNTPs 0.25 mmol/L,总体积为25μL。各因素对扩增反应均有不同影响,其中引物浓度的影响最大,dNTPs的影响最小。运用该体系对不同种质资源的青蒿进行验证,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并在30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了25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这一结论为今后利用SRAP标记技术进行青蒿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Improper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N) has led to high N losses and low N use efficiency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in China. An effective method to solve such problems is the deep fertilized N in root zone (RZF). Limited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 effect of RZF on the uptake of macronutrients (N, P and K) and rice yield. Field experiments, conducted from 2014 to 2015, compared the farmer fertilizer practice (FFP, with 225 kg ha?1 of N, split into three doses) and RZF using the same rate but placing N 5 cm away from rice roots in holes 10 cm deep (RZF10) or 5 cm deep (RZF5) as a single application. The highest mean yield (10.0 t ha?1) was obtained in RZF10, which was 19.5% more than that in FFP. Root zone fertilization of urea (whether 10 cm deep or 5 cm deep) resulted in greater accumulation of N, P and K in stem, leaf sheaths, leaf blades and grains compared to that in FFP in sandy and in loam soils. The uptake of N, P and K was the highest in RZF10 (average at 176.7, 66.2 and 179.1 kg ha?1, 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that in FFP by 45.0, 17.0 and 22.6%, respectively. N apparent recovery efficiency was markedly higher in RZF10 (53.1%) than in FFP (27.5%). RZF10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N, P, K uptake compared with FFP under different N rates in both sandy and loam soi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N, P and K input amount should be re-determined under RZ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