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密度(D1:1 334株/667m2、D2:1 668株/667m2、D3:2 000 株/667m2、D4:2 334株/667m2、D5:2 668株/667m2)与3个行距(R1:1.2 m、R2:1.35 m、R3:1.5 m)共15个处理,探讨基于农机农艺结合的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塑料大棚番茄果型分级和冠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产出果型呈反比;通过对冠层特性与产量及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散射光合有效辐射比例与单果质量、单株产量、折合667m2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糖酸比呈显著负相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冠层特性参数;通过对番茄果型分级、营养品质、冠层特性及产量的比较,R3D4处理在果型分级、品质指标及节本增效方面综合表现最佳,但折合667m2产量表现较低,为12 922.40 kg,而R1D2折合667m2产量高达15 390.65 kg,且在果型分级、品质指标亦表现较佳。综合考虑各项指标,R1D2处理(即行距1.2 m密度为1 668株/667m2)、R3D4(即行距1.5 m密度为2 334株/667m2)为宁夏地区大跨度塑料大棚农机农艺结合较为适宜的两种株行距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探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密度和留果穗数对番茄植株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番茄"粉宴1号"为试材,设置2个种植模式(A1:双行种植,A2:单行种植),3个密度水平(B1:30 000株/hm~2;B2:40 500株/hm~2;B3:54 000株/hm~2),2个留果穗数水平(K1:3穗果打顶;K2:4穗果打顶),共12个处理。【结果】相同种植模式下,植株株高随着种植密度与留果穗数增加呈增长趋势;茎粗、叶面积的变化呈减小趋势;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大;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光合速率含量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番茄果实中果形指数无显著性差异,但种植模式和密度相同条件下,随着留果穗数增大,可溶性糖、有机酸、可溶性固形物、Vc、糖酸比呈不同趋势变化;色泽参数中的色度角、色泽比等参数能反应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色泽的变化;相同种植模式下,不同栽培密度与留果穗数对番茄产量、平均单果质量、小区平均产量的影响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适合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适宜种植模式为A1双行种植、栽培密度为B2 40 500株/hm~2、留果穗数为K2留4穗果。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更为经济环保的温室结构,温室后墙创新采用保温被并配套主动蓄放热系统,通过测定温室内环境指标,并与对照温室对比,得到新型温室结构在冬季栽培生产中的优势。试验结果表明,新建温室空气温度月变化均值平均为16.40℃,较对照提高16.56%;空气湿度差别均不大;新建温室土壤温度月变化均值平均为16.51℃,较对照提高8.32℃;新建温室光照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较低,分别较对照低6.76%、24.97%。综合以上5个环境指标因素,针对冬季主要考察保温性能的特点可知,新建温室可有效提高温室内空气温度、土壤温度,较对照温室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