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双语教学是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在阐述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以草业科学专业的"牧草栽培学"课程为例,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提出语言比例模式、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转为重"学"为主以及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网络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课前、课堂、课后(PIR)三段式双语授课模式,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同时,还开展了与双语教学模式配套的改革探索,包括探索多样化、科学化的考核方式,注重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考核;重视教材建设等,从而为农业院校双语教学的普及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2.
不同活力种子的萌发与出苗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娟  胡小文  何学青  王彦荣 《草业科学》2011,28(6):998-1003
摘要:研究测定了老化处理后几种禾本科牧草种子的萌发、幼苗以及出苗期的相关指标,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除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子外,老化处理显著降低其他参试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芽以及幼苗长度,出苗率、出苗速率;2)牧草种子的耐老化能力因种而异,休眠可显著提高种子自身的耐老化能力,如羊草;3)除羊草种子外,其他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芽以及幼苗长度与出苗率、出苗速率极显著正相关(P<0.01);4) 相比其他萌发指标,发芽率用于种子活力批次的划分在所有物种中表现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种子萌发率,探究不同植物生长物质处理对柳枝稷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Forestburg’)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10,50,200,400,1 000μmol·L~(-1))的赤霉素(GA3,GA4+7)、脱落酸(ABA)、6-苄氨基腺嘌呤(6-BA)、吲哚乙酸(IAA)、氟啶酮(FL)和多效唑(PA)等7种外源植物生长物质处理种子,分析柳枝稷种子萌发特性对不同浓度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结果表明:10~200μmol·L~(-1) IAA和GA4+7,10~50μmol·L~(-1) GA3,50μmol·L~(-1) 6-BA及10μmol·L~(-1) FL均可对柳枝稷种子萌发产生显著促进作用(P0.05),但是当其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柳枝稷种子萌发;ABA会抑制柳枝稷种子的萌发,PA对柳枝稷的萌发无显著作用;GA4+7对柳枝稷种子萌发影响效果最好,其中经200μmol·L~(-1) GA4+7处理后种子萌发率最高,可达71%,较对照提高30%。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柳枝稷种子进行不同引发后回干处理,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用发芽纸作为基质来研究不同引发处理对柳枝稷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主要测定发芽势、发芽率、每日发芽速度、根长、苗长、叶面积、根干重、根鲜重、幼苗叶绿素含量及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几种引发处理方法中,H2O引发处理效果最好,和对照相比,提高了柳枝稷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量,降低了膜透性,而CuSO4处理效果最差,不宜用作柳枝稷种子引发处理.  相似文献   
5.
施用氮肥是当前饲草生产中提高产量的主要方式,而过量施氮会增加养分淋溶,产生环境问题。生物炭近年来已被用作新型土壤改良剂来缓/控释氮肥并见初效,而生物炭施用方式尚待优化,不同深度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和植株氮素分配的影响仍需进一步分析。本研究以不施生物炭为对照,设0-20、20-40、40-60 cm施用深度处理开展野外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表施(0-20 cm)生物炭更有利于生物量提升,可有效提高总生物量19.3%,果实生物量较对照高出24.6%(P <0.05);在氮素积累方面,0-20 cm施加生物炭处理玉米(Zea mays)地上部分氮含量提升29.9%,果实以及叶鞘部分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 <0.05),两部分分别高出29.7%、42.3%,氮素积累情况与生物量提升情况一致;在土壤氮固持方面,0-20 cm施加深度下土壤硝态氮含量高于其余处理,而适度增加施用深度(20-40 cm)更利于土壤铵态氮固持。各生物炭施用深度处理均能促进根系生长,20-40 cm施加深度下总根长显著长于对照(P <0.05),0-20 cm施加深度下总根表面积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NaCl胁迫对老芒麦种子发芽及幼苗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学青  王娟  胡小文  王彦荣 《草地学报》2010,18(6):805-809,815
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0,100,150,200,250 mmol·L-1)处理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子,通过种子发芽特性和幼苗荧光特性的变化,研究其种子和幼苗对盐胁迫的反馈机制,为老芒麦在盐碱地的建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NaCl浓度处理对老芒麦种子发芽特性具显著影响,老芒麦种子的发芽率、根长、苗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不同NaCl浓度处理显著影响老芒麦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幼苗叶片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值均呈降低趋势,量子产量(Yield)与荧光光化学淬灭系数(qNP)无明显变化;随NaCl浓度增加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P)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NaCl浓度为200 mmol·L-1qNP值开始降低。  相似文献   
7.
草坪植物耐弱光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遮荫胁迫下,草坪植物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光合器官、抗氧化物酶、内源激素以及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等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本文阐述了草坪植物耐弱光逆境研究的意义、弱光逆境对植物的形态及生理的影响、植物对弱光逆境的生理响应机理和光合调控机制,并对当前草坪植物耐弱光逆境胁迫的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旨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牧草种子学》课程特点,从理论、实验、实习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把创新性的内容融入牧草种子学课程大纲设置中,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借鉴新的教学模式,主要以牧草种子学相关的前沿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课教师为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准备,主动设计、进行实验的方法.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直观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9.
双语教学是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在阐述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以草业科学专业的“牧草栽培学”课程为例,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提出语言比例模式、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转为重“学”为主以及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网络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课前、课堂、课后(PIR)三段式双语授课模式,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同时,还开展了与双语教学模式配套的改革探索,包括探索多样化、科学化的考核方式,注重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考核;重视教材建设等,从而为农业院校双语教学的普及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10.
分析目前“草坪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实践教学简单、考核机制不科学等问题,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实践教学、考核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讨,提出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考核机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草坪学”课程,应该采取“生产、教学、科研”3者相结合的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