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马蔺(Iris lactea var.chinensis)和鸢尾(I. tectorum)2种耐性不同的鸢尾属植物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10、120 mg/L Cd胁迫下2种鸢尾幼苗膜透性、可溶性糖和蛋白以及根系生长等的生理耐性差异.结果表明:10 mg/L低Cd胁迫和120 mg/L高Cd胁迫均导致2种鸢尾幼苗叶片膜透性(CMP)增加;马蔺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在低浓度Cd胁迫下增加,高浓度Cd胁迫下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出现下降趋势,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增加;鸢尾根系活力在低浓度和高浓度Cd胁迫下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随Cd浓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经过二三十年的实生选种和国外优良品种的引进工作,选出了适合南京地区栽培的果用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系3个,国外优良品种4个.简要介绍了7个优良品种(系)主要经济性状,还就果用薄壳山核桃建园及其常年管理,包括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以及中耕除草和种植间作物等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九天玄女’是以2020170为母本,‘Skyfire’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德国鸢尾新品种。花茎长50~55 cm,内花被为粉紫罗兰色(RHS N77D),伴有暗紫罗兰色的(RHS N88D)底纹,外花被呈紫褐色(RHS 166A),花瓣边缘波浪状。单株着花4~6朵,花期4—5月。具有花大、抗病、不易倒伏等优点。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全年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4.
黄苏珍  顾春笋  原海燕  佟海英 《园艺学报》2015,42(11):2327-2328
德国鸢尾‘幻舞'是以‘93E41076-10'与‘Elizabeth of England'杂交选育成的新品种。属常绿、旱生、耐寒型。花蓝色,花茎50~60 cm,单花茎着花4~6朵,花期4-5月。具有茎矮,花大,花色艳丽,抗倒伏等优点。适宜江苏地区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5.
‘鸣莺’是以‘Sun Doll’为母本,‘Blue Staccato’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德国鸢尾新品种。花茎75 ~ 80 cm,花黄色(RHS 4D),外花瓣中间杂有浅紫色底纹,花瓣边缘波浪状。单株着花6 ~ 8朵,花期4—5月。具有花量大、花期长、抗病、易繁殖等优点。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周年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6.
薄壳山核桃繁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k.koch)又名长山核桃、美国山核桃,是世界著名的干果之一。其果实营养丰富,适于生食、炒食或制作糕点。种仁是炸油的好原料,油中的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高级食用油。薄壳山核桃树干通直,木材坚固强韧,纹理致密,富有弹性,不易翘裂,也是优良的用材树种。薄壳山核桃生长迅速,树体高大,枝叶茂密,树姿优美,又是很好的城乡绿化树种。薄壳山核桃于1900年左右引入我国,先后在江苏的江阴、南京,浙江的杭州,福建的莆田等地栽植。目前引种范围较广,北至北京,南至海南岛都有引种,但以江苏、浙江、福建和安徽等地较多。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纳米硫(SNPs)对植物生长和重金属积累的影响,以油菜为研究材料,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SNPs和铅(Pb),研究了Pb胁迫下SNPs对油菜幼苗生长、生理以及Pb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2 mmol·L-1Pb对油菜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但显著抑制了幼苗的生长,油菜鲜质量较对照(Pb0)下降了38.9%。同时,Pb胁迫导致膜脂过氧化严重,油菜地上部和根系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为对照的3.7倍和2.5倍,且地上部和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响应Pb逆境胁迫均有所上升。而Pb胁迫下添加300 mg·L-1SNPs与单一Pb胁迫相比,油菜地上部和根系Pb含量仅为Pb单一处理的5.7%和29.5%,干质量分别较Pb单一处理增加70.7%和26.1%,同时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低于Pb单一胁迫下水平。另外,Pb胁迫下添加与SNPs同浓度大颗粒硫(SBPs)和硫酸盐的研究结果也显示,SNPs对油菜吸收Pb的抑制作用和毒害缓解作用显著优于SBPs和硫酸盐。研究表明,SNPs可极大地阻控油菜对Pb的吸收并显著缓解Pb对油菜的毒害。  相似文献   
8.
NaCl和Na2CO3胁迫对5种鸢尾属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5种不同鸢尾属植物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花菖蒲(I.ensata var.hortensis)、溪荪(I.sanguinea)、马蔺(I.lactea var.chinensis)和喜盐鸢尾(I.halophila)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采用溶液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和Na2CO3胁迫对5种鸢尾属植物外在形态、生长以及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浓度(0.3%)NaCl胁迫下,5种鸢尾属植物生长健壮,无任何盐害症状;中度浓度(0.6%~1.2%)NaCl胁迫下,黄菖蒲、溪荪和花菖蒲生长变化均相对较平缓,增幅不大,且胁迫浓度越大,胁迫时间越长,其生长受抑现象越明显;而喜盐鸢尾和马蔺无论是叶片还是根系即使在高浓度(1.5%~ 1.8%)NaCl下也均基本保持稳定的增长幅度,二者存活率分别达74%和80%,其他3种鸢尾在此高浓度盐胁迫下植株全部死亡,表明高浓度NaCl胁迫下的马蔺和喜盐鸢尾抗NaCl能力最强.另外,不同浓度Na2CO3处理28 d,即使在最低浓度(0.1%)胁迫下盐害均达到Ⅲ~Ⅳ级,而在高Na2CO3浓度下,5种鸢尾属植物大部分死亡.说明Na2CO3较NaCl对参试鸢尾属植物具有更大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9.
甜菊苷(stevioside,St)和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是甜菊叶片中两大主要糖苷组分,甜菊糖苷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表明SrUGT76G1基因在St向R-A转化中起关键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SrUGT76G1基因的表达调控,本试验采用hiTAIL-PCR的方法,经过2次步移从甜菊基因组中克隆到SrUGT76G1基因翻译起始位点上游2 283 bp的启动子序列。采用PlantCARE、PLACE等在线工具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这段序列上共有475个顺式调控元件,除了TATA-box、CAAT-box、MYB结合位点等典型的保守元件外,还包括光照、干旱、厌氧等环境因子响应元件,生长素、赤霉素等植物激素响应元件,芽、胚乳等组织特异性表达元件等。为了初步研究SrUGT76G1基因启动子的功能,本试验通过克隆SrUGT76G1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 989 bp带酶切位点的序列,将其替换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220中的CaMV35S启动子,连接下游的GUS报告基因,构建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220-SrUGT76G1P,以pCAMBIA1301-220载体作对照,通过农杆菌(EHA105)真空渗透法转入拟南芥和甜菊幼苗。瞬时表达结果表明,该SrUGT76G1启动子序列能驱动GUS基因在拟南芥和甜菊叶片中表达,具有启动子活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超声法、索氏法提取方法对杨树皮总类脂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总类脂得率、操作难度,选择渗漉法作为杨树皮总类脂的最佳提取方法。以杨树皮总类脂得率为指标,设计4因素3水平的L_9(3~4)正交试验,考察浸渍时间、粉碎程度、液料比、流速对渗漉法提取得率的影响,优化渗漉提取工艺。渗漉法的最佳提取条件如下:杨树皮粗粉过筛孔径为(335±13)μm,浸渍时间为3 d,液料比为12 mL∶1 g,流速为3 mL/min。研究得出的提取工艺简单有效,是杨树皮总类脂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