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矿山项目建设对林业及其环境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生态环境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固废等。因此矿山建设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打造绿色矿山、和谐矿山。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逐渐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图书馆作为文化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应抓住这个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开展图书馆移动服务,将图书馆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更多的用户提供信息资源服务.介绍了图书馆移动服务包含的内容,并结合实际指出图书馆移动服务开展的模式及对策,最后指出了图书馆移动服务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MOOC(慕课)从创建至今已经初具规模,随着国际MOOC的浪潮席卷中国,中国MOOC发展的势头势不可挡。MOOC对整个教育界有着颠覆性的影响。介绍了MOOC的含义及发展历程,针对MOOC浪潮中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展开分析,根据角色定位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MOOC环境下的创新服务模式,基于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如何真正嵌入MOOC核心工作给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特色文库已经成为许多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内文库建设事业发展30余年来,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在努力寻求超越。以多元化建设思路为核心,通过多元化的内容界定、陈展布置、提供利用服务等手段去解决目前在文库结构、功能和服务方面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的无形资产,其文化建设应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改变。目前大多工科院校图书馆存在忽略文化建设,尤其是人文环境建设的问题。因此,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以坚持时代性、综合性、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的原则,从工科院校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文化、服务文化、信息文化、活动文化等几个方面加强建设,逐步提高图书馆在读者中的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读者素养,为国家培养全面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水平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则是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推动力量,而高等教育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是履行好大学4项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充分拥有并运用高质量的教育信息资源来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才能切实围绕“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为培养大批高素质有能力的专业人才做贡献.介绍了中国高校教育信息管理的概念和内容,重点探究了高校教育信息管理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了高校教育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着两大亟待解决的难题,即业务流程与信息资源服务的优化重组。分析了业务流程及服务重组理论和实践的产生背景,进而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原有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且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总结归纳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关于业务流程和服务优化重组的内容和方案。综合国内外现有对业务流程与资源服务重组的相关研究,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实际工作,对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在简要阐述国内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高校教育信息资源管理进行了内容分析,全面梳理了高校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向,对高校教育信息资源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策略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
基于笔者对中国大学MOOC学习的亲身体验,比较了MOOC学习与传统学习的区别,从伦理学和人权视角探讨了MOOC理念是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体现,在此基础上,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MOOC教育模式对边远地区教育的深远意义,并提出了MOOC未来发展可能的瓶颈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伴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在科研用户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方法/过程]通过对情境与认知视角下科研用户信息搜寻的行为过程、心理特点及影响机制的研究,以期为科研用户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的研究内容进行丰富和扩展研究思路,构建适合科研用户需求的服务策略提供理论支持。从行为科学和认知心理的双重角度、以学术自我效能感和行为意向为研究视角构建科研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科研情境和环境及认知心理和态度两个因素对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最为直接,其次则是认知心理和态度的影响较为显著。自变量的类型有待丰富,并对部分预测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未进行完整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