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9篇
  4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国家电网公司"大运行"体系将电网调度和运行监控业务进行整合,实行了县级调度"调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新体制运行后,如何提升电网调控员的专业技能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课题。辽宁省昌图供电分公司调控中心对调控员和变电站值班员开展了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现场技能培训和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活动,为"大运行"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实践过程(1)开展安全业务学习。针对调控员普遍存在知识不衔接、业务不熟悉等问题,每月月初制定了详细的培  相似文献   
2.
3.
嫩枝扦插是培育秋菊应用最广的育苗方法。但传统的嫩枝扦插法存在两点不足:①为求得营养物质丰富,截取的插穗太长(6~10厘米);②为防止插穗萎蔫而少留叶片,遮阳育苗,使得扦插周期长,直接影响以后的栽培质量。多年来,我们摸索出一种新的菊花嫩枝扦插速成育苗技术,解决了传统方法存在的缺陷,应用后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疫病,其临床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体内外器官广泛出血、梗死、坏死等病变。传播快、流行广,危害极大,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重要烈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烈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合理及时地补充后备母猪是一个猪场保持持续高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为保持基础种猪群优秀的生产成绩,每年应淘汰老龄、发情配种异常以及泌乳和护仔性能差的母猪,按计划选留后备母猪补充到生产猪群中,保持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母猪群理想的胎龄结构为:1胎母猪占20%,2胎18%,3胎17%,4胎16%,5胎14%,6胎10%,7胎5%。  相似文献   
6.
[目的]防治麦冬根结线虫病,对5种杀线虫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评价试验。[方法]2019年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永明镇麦冬种植基地进行了5种不同杀线虫药剂对麦冬根结线虫防治的田间试验,通过防效时长、J2线虫防治效果对供试药剂进行评价。[结果]处理(3)噻唑磷防效最高,为86.11%,处理(1)淡紫拟青霉防效最低,仅为30.56%,其余处理防效均在80.00%以上。[结论]5种供试药剂均对麦冬根结线虫有一定防效,建议在生产上优先推广应用10%噻唑磷颗粒剂,同时可以采用药剂复配,减药增效,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种植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试验池主要水质理化指标的检测、幼鳖生长指标的测定、耗水量及节水率计算来分析鳖池套养清道夫的节水、净水效果,并对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对产品质量的改善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试验表明:幼鳖池每m2套养20尾体长3cm的清道夫后,明显抑制了池水富营养化程度,节水率25%;幼鳖生长速度提高33%,一级率达到99%以上,效益提高72.5元/m2。鳖池套养清道夫不失为改善调节水体的一种新途径,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黑钙土为供试土壤,初步研究了玉米秸秆对黑钙土微生物数量及种群丰富度、种群更替的影响。180d的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对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玉米秸秆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大于对细菌数量的影响,细菌与真菌的数量比(B/F)由1.42降低到1.25。微生物种群丰富度下降,具有使土壤微生物区系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河蟹成为各地主要水产养殖品种和经济品种之一,由于养蟹需要一定的养殖条件和技术,为促进草原河蟹天然水域生态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与推广,必须对河蟹的生态、生活习性等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0.
在集约化水产养殖过程中,饲料投喂是控制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率的关键。室外环境复杂多变且难以控制,适用于此环境的移动设备计算能力较弱,通过识别鱼类摄食状态实现智能投喂仍存在困难。针对此种现象,该研究选取了轻量级神经网络MobileNetV3-Small对鲈鱼摄食状态进行分类。通过水上摄像机采集水面鲈鱼进食图像,根据鲈鱼进食规律选取每轮投喂后第80~110秒的图片建立数据集,经训练后的MobileNetV3-Small网络模型在测试集的准确率达到99.60%,召回率为99.40%,精准率为99.80%,F1分数为99.60%。通过与ResNet-18, ShuffleNetV2和MobileNetV3-Large深度学习模型相比,MobileNetV3-Small模型的计算量最小为582 M,平均分类速率最大为39.21帧/s。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KNN(K-Nearest Neighbors)、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和Stacking相比,MobileNetV3-Small模型的综合准确率高出12.74、23.85、3.60和2.78个百分点。为进一步验证该模型有效性,在室外真实养殖环境进行投喂试验。结果显示,与人工投喂相比,基于该分类模型决策的鲈鱼投喂方式的饵料系数为1.42,质量增加率为5.56%。在室外真实养殖环境下,MobileNetV3-Small模型对鲈鱼摄食状态有较好的分类效果,基于该分类模型决策的鲈鱼投喂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养殖人员进行决策,为室外集约化养殖环境下的高效智能投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