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卧式杀菌锅进行热分布和1 kg高pH值竹笋软包装样品热穿透的试验,结果显示,杀菌锅温度分布不均匀,存在冷点;样品实际杀菌值F0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发酵温度、发酵容器、原料是否堆黄和脱水等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发酵结果,并参考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分析传统杨庙雪菜的主要风味物质,研究杨庙雪菜低盐工业化生产工艺的可行性。试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新鲜雪菜堆黄2 d,腌制盐度4%~6%,发酵时间21 d左右,pH值可达4.2以下。采用脱水冷冻储存工艺,解冻后较传统工艺发酵雪菜风味好,并能解决生产过程中异物控制及污水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地区野生饲用牧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田间冬小麦抽穗期长势分析——基于可见-近红外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估测大田冬小麦叶绿素含量指标,指导冬小麦抽穗期追肥管理,基于光谱分析技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325~1 075 nm)处,对陕西省杨凌区揉谷镇粮食基地的冬小麦进行长势检测、分析。试验在1 000 m×600 m区域内划分为30个采样区进行数据采集,使用ASD Field Spec Hand Held光谱辐射仪(Analytical Spectral Devices.,USA)采集冬小麦的冠层光谱反射率数据,使用SPAD-5 0 2 Plus便携式叶绿素仪测量小麦倒一叶和倒二叶的叶绿素指标(SPAD值),使用G738 CM型手持式GPS记录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分别进行冠层光谱反射率小麦倒一叶和倒二叶的预处理,结果表明:冠层反射光谱倒二叶的SPAD值相关系数高于倒一叶。基于相关性分析,选取4个敏感波段538、661、740、850 nm分别与预处理前后的光谱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的模型精度较高,建模精度R2=0.8 3,验证建模精度R2=0.7。同时,绘制了大田作物长势分布图,可为冬小麦抽穗期追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预试验基础上,选用50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紫锥菊提取物经口服灌药的剂量分别为2500、1250、625 mg/kg,另设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与0.9%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于第二次给药后24 h处死小鼠,取胸骨脊髓做切片,在油镜下观察微核,计算微核率。试验结果表明,紫锥菊提取物对小鼠骨髓细胞的微核率无影响,结果为阴性。  相似文献   
7.
以乌克兰甜荞为材料提取总RNA,反转录后采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RACE)克隆蛋白酶抑制剂和硫氰酸生成酶基因的3′端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蛋白酶抑制剂和硫氰酸生成酶的3′端基因序列片段长度分别为307 bp和372 bp,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苦荞蛋白酶抑制剂同源性为67%,获得的硫氰酸生成酶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拟南芥硫氰酸生成酶的同源性为65%。  相似文献   
8.
禽霍乱又叫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急性型以严重下痢、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慢性型则发生肉髯水肿和关节炎,发病率和死亡率低。该病能感染所有家禽,分布广泛,给家禽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黄河三角洲地区草地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黄河三角洲草地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草地开发利用的限制因素,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草地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M的黄土坡面流水侵蚀潜能因子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坡面径流对地表的侵蚀,本质上是由于流水重力势能累积作用的结果。从坡面流水的能量累积角度,提出了一种反映原始坡面侵蚀动力的流水侵蚀潜能因子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原理;设计了基于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流水侵蚀潜能因子的计算方法,完成了多期模拟小流域的流水侵蚀潜能因子的计算,并基于该因子获取了相应的侵蚀动力点结果;分析了侵蚀动力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初步讨论了地形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运用坡面流水侵蚀潜能因子进行坡面侵蚀强度及其演化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