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5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植物线粒体蛋白质组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是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大量研究表明CMS是线粒体基因与细胞核基因互作的结果.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产物,也是基因功能的执行者,研究线粒体蛋白质有利于探索CMS产生机理.本文综述了CMS相关的线粒体蛋白质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PPR(peatatricopeptide repeats)基因的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及对CMS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2.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玉米生育期相关性状QT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玉米自交系80007和80044为亲本,衍生包含355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IL)F9群体,采用SSR标记构建包括219个标记的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2 133.5 cM,标记间平均距离9.7 cM。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对控制玉米抽雄期、散粉期、吐丝期以及散粉至吐丝间隔期的4个生育期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60个QTL,其中抽雄期检测到20个QTL,吐丝期检测到15个QTL,散粉期检测到20个QTL,散粉至吐丝间隔期检测到5个QTL。共有7个QTL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超过了10%,表现为主效QTL效应,分布在第3、4和第9染色体。有11个QTL在不同环境中能重复检测出,是受环境影响较小、为较稳定的QTL。分析发现,生育期相关性状的QTL在染色体上有"成簇"分布的现象,并且贡献率较大的QTL控制着多个相关性状。结果表明,bin3.04-3.05、bin3.09、bin7.03和bin9.02-9.03是生育期相关性状QTL的密集区域,这些区域存在对生育期相关性状重要作用的位点。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V型小麦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为基础材料,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V-CMS及杂种F1黄化苗和幼穗时期线粒体蛋白质表达图谱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差异蛋白质点与CMS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比较了黄化苗和幼穗线粒体蛋白质的表达图谱,鉴定了10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包括与能量代谢有关的F0-F1ATP酶复合物的亚基和一些...  相似文献   
4.
5.
以6个普通小麦为母本,5个斯卑尔脱小麦和 5个密穗小麦为父本配制6×10种间 NCⅡ双列杂交组合,对其杂种F1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小麦种间杂种在产量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斯卑尔脱小麦与普通小麦所配的30个种间杂交组合产量杂种优势平均为109.24%(43.14%~187.96%),单株穗数及千粒重平均优势较大且与产量优势的相关分别达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密穗小麦与普通小麦所配的30个种间杂种的杂种优势为77.19%(-2.18%~143.42%),单株穗数和主穗粒数优势较大且与产量优势的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种间杂种的品质指标中籽粒硬度大多降低,但农大3226所配组合均具正向优势,密穗小麦所配种间杂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湿面筋含量低于普通小麦。但是种间杂种沉淀值的杂种优势比较普遍。认为,种间杂种的品质性状在一些组合中比普通小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改进的DDRT-PCR技术对小麦穗和花药发育的不同阶段进行了差别表达分析,以找出穗和花药的特异表达基因。用30个随机单引物进行RAPD扩增,从展示的近1000条带中找出14条差别cDNA片段,然后以cDNA为探针进行反向Northem-Blot,结果得到一条在花药内特异表达增强的阳性片段,命名为S1176 450。  相似文献   
7.
山农紫麦1号是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将同科不同属的红高梁总DNA由花粉管通道法直接导入普通小麦济核916品系获得的粒色变异,经多代定向培育而成的黑小麦新品种。2006年参加山东省小麦高肥组预备试验,2007年和2008年连续2年区域试验,2009年升入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8.
简报不同小麦不育类型开颖特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花粉的传播与受精是在开颖以后进行的,因而在杂交小麦制种中开颖性能对制种效益具有很重要的影响[1,2].  相似文献   
9.
用(V9112 89A/ /济南13/ 97美斯6 )三交F1代分离群体的极端不育株和极端可育株分别建立保持池和恢复池,利用1BS和1DS上的SSR引物对两池和亲本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研究,发现1BS上的4个引物GWM11、GWM18、GWM2 6 4和GWM2 73在两亲本间有稳定差异,但1DS上没有找到有差异的引物。通过在分离群体上验证,发现这4个1BS上的引物与育性恢复基因间的交换值均大于5 0 %。推测,V型不育系不适于用三交F1代分离群体进行遗传距离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密玉米SSR遗传连锁图谱,对玉米粗缩病抗性QTL进行精确定位分析。[方法]以(80007×80044)F9∶10为作图群体,在实验室前期建立的SSR遗传图谱基础上,将检测到的新的87个标记加密到遗传图谱中,最终构建包括260个位点的遗传连锁图谱;同时将RIL群体衍生的195个F9∶10家系进行田间抗病性状鉴定,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方法(ICIM)对玉米粗缩病抗性进行QTL的定位分析。[结果]图谱总长度1 170 cm,标记间平均距离4.50 cm;在济宁环境条件下定位到1个QTL,表型变异贡献率为9.57%,可作进一步的精细定位和克隆。[结论]该试验对玉米粗缩病抗性QTL进行了精确定位分析,为玉米SSR遗传连锁图谱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