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和消费大国,猪肉长期占城乡居民菜蓝子肉类食品的60%以上,具有“猪粮安天下”的重要战略意义。四川是全国第一养猪大省和消费大省,是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也是《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7个重点发展省份之一,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种猪作为生猪产业的“芯片”,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具有“良种筑基石”的压舱石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究多子芋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材料(江芋4号)与亲本(江芋2号)间的性状变异及遗传差异,明确多子芋变异材料的育种潜力和生产利用价值。【方法】考察测定江芋2号及其组培后代稳定变异材料江芋4号间表型、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的变异,测定分析两材料间的染色体数目和倍性水平,并采用SSR标记技术和118份芋种质分析亲本及组培变异材料间的遗传差异。【结果】与亲本江芋2号相比,突变材料江芋4号植株地下部侧球茎(子、孙芋)不能正常膨大,突变为长棒状,且侧球茎总质量显著低于亲本,但生物产量与亲本差异不显著;江芋4号侧球茎中淀粉、纤维素、可溶性蛋白及Vc含量显著高于亲本。此外,通过常规压片和细胞流式分析表明江芋4号和江芋2号染色体数目和倍性一致。再者,通过38对SSR分子标记遗传聚类分析表明,江芋2号与江芋4号遗传距离最近,且遗传相似系数高达97%,确定江芋4号为江芋2号基因水平的变异。【结论】通过表型性状考察及分子鉴定,明确了多子芋江芋2号与其组培变异材料江芋4号的表型变异和遗传差异。突变材料江芋4号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多子芋侧球茎膨大调控机制的独特材料,并可进一步开发为叶、花柄用或观赏用芋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岳璐  刘星月  杨定 《植物保护》2014,40(5):62-69
广翅目鱼蛉亚科 (Chauliodinae) 成虫触角形态属间差异显著, 其表面感觉器的形态和功能缺乏系统研究。对该亚科4个属的代表种的成虫触角感觉器的超微形态进行观察与比较, 发现属模栉鱼蛉触角感器共有5种; 西华斑鱼蛉触角感器共有5种; 锯角黑鱼蛉触角感器共有4种; 全色新鱼蛉触角感受器共有5种。其中, 毛形感器Ⅱ型、锥形感器、柱形感器在各种中较为常见, 而毛形感器Ⅰ型、毛形感器Ⅳ型、毛形感器Ⅴ型、纽扣形感器及刺形感器仅分别在某一种鱼蛉中特有。研究表明, 触角感器在鱼蛉亚科不同属种间无论在类型还是数量分布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且多样化, 同种雌雄两性的触角感器在具有雌雄触角二型性的物种中也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草蛉科天敌昆虫及其生防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艳  刘星月 《植物保护学报》2020,47(6):1169-1187
草蛉是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在蚜虫、介壳虫、粉虱、蓟马和螨类等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虽然利用草蛉进行生物防治在我国已有近50年的历史,但针对不同农业生态系统及不同害虫物种,有关草蛉优势天敌物种的精准开发利用仍受到分类鉴定、生物学习性和捕食潜能等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不足的制约。本文总结了草蛉科的基础生物学习性、地区优势物种与栖境选择、捕食潜能、草蛉与猎物及植物的互作关系和田间应用现状,提出了改善草蛉生防应用成效中的关键问题,对我国具有生防应用前景的草蛉种质资源发掘进行了评述,以期为推动我国草蛉天敌物种的发掘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香草类蔬菜是含有特殊芳香物质,可作蔬菜食用的草本植物,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行业,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总结了常用香草类蔬菜的种类及分布,以及近年来我国对香草类蔬菜的引种驯化研究概况,同时阐述了香草类蔬菜综合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我国香草类蔬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红芽芋脱毒苗移栽成活率低、种苗易分化等问题,以江西地方名优芋品种‘铅山红芽芋’为材料,开展茎尖脱毒、试管芋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芋芽剥取0.2 ~ 1.0 mm茎尖接种于MS + 2.0 mg • L-1 6-BA + 0.5 mg • L-1 NAA + 3%蔗糖培养基中可诱导成苗;通过RT-PCR分子检测,0.3 mm以下茎尖培养的试管苗中未发现芋花叶病毒(DsMV);脱毒苗继代增殖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 3.0 mg • L-1 6-BA + 0.5 mg • L-1 NAA + 3%蔗糖,脱毒苗试管芋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1.0 mg • L-1 6-BA + 0.5 mg • L-1 NAA + 8%蔗糖,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 ℃,光照54 μmol • m-2 • s-1,光周期14 h • d-1;脱毒试管芋的最佳移栽驯化基质为草炭︰蛭石 = 2︰1;脱毒试管芋移栽后,成活率达97.71%,生长中未出现分化现象。脱毒芋相比未脱毒芋增产43.14%,营养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脱毒试管芋的诱导形成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为红芽芋健康种苗的快速繁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超级稻甬优6号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为该品种在玉州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脱毒红芽芋生产用种芋留种适宜世代,提高其繁殖系数,降低繁殖成本,以脱毒红芽芋原原种、原种、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和第六代等8个世代的脱毒种芋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脱毒红芽芋不同世代的生长特性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红芽芋不同世代中,原原种和原种的生长发育较差,表现为株高较低,叶片较小,发棵数多;随着世代数的增加,子芋产量出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第五代、第六代的子芋和单株产量下降较为显著。因此,综合分析,在生产上适宜选择脱毒红芽芋第三至四代作为种芋留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大狼毒(Euphorbia jolkinii)是滇西北退化高寒草甸常见的一种毒害型草本植物,常取代本土优良牧草而成为优势物种,因而给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及当地畜牧业发展带来威胁,通过探究大狼毒是否会对周围其他周边草甸植物产生化感影响,揭示大狼毒在滇西北高寒草甸退化中的作用,为滇西北高寒草甸的退化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大狼毒对高寒草甸植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大狼毒的不同浸取液(包括不同浓度和部位)对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早熟禾(Poa annua)3种本土牧草植物的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而探究大狼毒化感作用在滇西北高寒草甸退化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结果】(1)较之非大狼毒聚集区,大狼毒聚集区内草甸植物的多样性明显下降,表明大狼毒的存在对草甸植物的多样性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2)大狼毒根浸取液对3种受体植物的种子发芽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叶浸取液只对早熟禾种子的发芽率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茎浸取液对3种受体植物的种子发芽率均不存在显著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