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些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迅猛发展,蛋白质组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研究简要介绍了蛋白质研究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并对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研究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中veA基因的结构及其与有性发育的关系,以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为有性发育研究材料对veA基因进行全长克隆,根据已克隆到的veA保守区片段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GSP),使用RACE技术从总RNA克隆到了长度为2 515 bp的veA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编码有562个氨基酸残基,其预测蛋白质序列与丝状真菌的其他种相应预测蛋白质比对结果发现,其相似性较好,保守区序列集中于蛋白质的N端。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内只含一个内含子,长度为54 bp,位于起始密码子下游149 bp处。说明,已成功地从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中克隆到了veA基因。  相似文献   
3.
猪苓与蜜环菌共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和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的共生关系一直是猪苓人工栽培和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综合近来的研究,主要综述了猪苓的人工栽培应用以及猪苓与蜜环菌共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炭疽菌属真菌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炭疽菌属真菌的准确鉴定,通过对文献整理研究,结合实物观察,对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Corda.)真菌的分类指标作了综合评述.建议鉴定炭疽菌属真菌时尽量采用多种评价指标,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来源的17个猪苓菌株为研究对象,基于菌丝干重、生长速度、多糖含量、菌丝细胞核数目以及菌丝颜色这5个筛选指标,用SPSS16.0对各个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GU-02、GU-04、GU-06、GU-07-2、GU-15菌株的菌丝体纯白色,培养14 d后未见老化现象,双核菌丝较多,菌丝体多糖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菌株。  相似文献   
6.
贵州21份玉米优质种质资源的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优质玉米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给贵州玉米优良杂交组合的选配提供分子水平上的依据和基础,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SSR)技术对21份贵州玉米优质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出多态性丰富的20对 SSR 引物,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出97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2-11个,平均4.85个。 SSR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介于0.19-0.78,平均为0.53。UPGMA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间遗传距离变幅为0.22-0.63,平均为0.43。  相似文献   
7.
以马铃薯为原料,制作泡椒鲜切马铃薯片,分别用全透明的聚酰胺/流延聚丙烯(PA/CPP)、半透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镀铝箔/聚乙烯(PET/镀铝箔/PE)和不透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铝箔/聚乙烯(PET/铝箔/PE)耐高温蒸煮袋抽真空包装,于37℃、相对湿度75%、光照条件下储藏42 d,考察不同材料包装袋对泡椒鲜切马铃薯片色泽、质地、菌落总数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合泡椒鲜切马铃薯片的包装材料.结果表明:包装袋透光率对泡椒鲜切马铃薯片储藏品质有显著影响,氧气透过量和水蒸气透过量较低的不透明耐高温PET/铝箔/PE袋能有效抑制泡椒鲜切马铃薯片的褐变,减缓L*值的降低,保持硬度、弹性和咀嚼性水平,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泡椒鲜切马铃薯片储藏42 d后,其品质完好,口感佳,与其他两种包装袋相比,显著延长了产品货架期.  相似文献   
8.
9.
本研究以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遵义和铜仁等地采集的羊肚菌样本中挑选出24份子实体样本,采用五个基因片段(ITS、LSU、EF1-a、RPB1、RPB2)联合分析,结合子实体形态特征对其进行了物种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境内共分布有8个野生羊肚菌物种,包括黑色羊肚菌和黄色羊肚菌两个类群,黑色羊肚菌有梯棱羊肚菌(M.importuna)、Mel-19、Mel-21,黄色羊肚菌有Mes-15、Mes-19、Mes-22、Mes-23、Mes-27。野生羊肚菌的发生时间为3—5月,具有喜湿喜阴的生长特性,Mes-15是首次报道具有火烧地偏好性的黄色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 nsdD、esdC 及 flbA 等基因在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中的功能,通过 Au-gustus 软件对这3个基因进行重新预测,并利用 ExPASy 网站中的生物信息分析工具及多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这3个基因编码蛋白的性质、结构及其功能进行推测。结果表明:nsdD、esdC 及 flbA 分别编码含有430个、274个和764个氨基酸的蛋白。3个蛋白均不具有信号肽,推测为非分泌蛋白;且均不具有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发现 NsdD 和 EsdC 位于细胞核内,而 FlbA 可能位于线粒体上;3个蛋白在曲霉中均比较保守。nsdD、esdC 和 flbA 3个基因均参与冠突散囊菌有性发育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