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浸米水是黄酒产业的主要副产物之一,量大而集中。为了提高浸米水的利用率,本研究考察了乳酸、乙酸、丙酮酸、琥珀酸、α-酮戊二酸、苹果酸、草酰乙酸、酒石酸、乙醇、甘油和山梨醇对木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xylinus在浸米水培养基中合成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乙酸、琥珀酸、乙醇和甘油对BC合成有显著促进作用,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6、2.0、1.5、20.0、2.0 g·L-1。其中乙酸、乳酸和乙醇对BC产量提高幅度较大,而琥珀酸或甘油对BC产量提高幅度较小;α-酮戊二酸、苹果酸、草酰乙酸和酒石酸对BC合成有抑制作用;丙酮酸和山梨醇对BC合成没有显著影响。将乳酸、乙酸、琥珀酸、乙醇和甘油按照各自最适添加量混合添加到浸米水培养基中,BC产量达8.4 g·L-1(干质量),比对照水平提高了3.6倍。  相似文献   
2.
黄酒米浆水是黄酒酿造浸米工序中的副产物,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用之是宝,弃之严重污染环境。采用米浆水代替清水作为配料水,以叶菜类废弃物包括萝卜叶、白菜叶和莴笋叶为植物原料,混合红砂糖,自然发酵制备农用酵素营养液,研究其发酵过程中主要营养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利用黄酒米浆水制备的农用酵素营养液各营养组分在发酵过程中显著高于用清水制备的对照组(P<0.05)。不同植物材料制备的米浆水农用酵素营养液各营养组分变化趋势类似,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钾离子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变化,总氮、总磷、总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整体均呈上升趋势;以萝卜叶农用酵素营养液为例,发酵90 d时,总糖含量下降76.68 %,总氮、总磷、钾离子、总酸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上升40.56 %、53.58 %、22.83 %、33.08 %和183.4 %;17种游离氨基酸中丙氨酸含量最高,为3 677.4 mg·L-1,提高638.6%。不同植物材料制备的农用酵素营养液均含有较丰富的养分,但养分含量差异明显(P<0.05);其中萝卜叶农用酵素营养液发酵各时段总氮、总磷、总糖和总酸含量的平均值较高,分别为4.67 mg·mL-1、628.20 mg·L-1、5.22 %和13.30 g·L-1;萝卜叶农用酵素营养液发酵90 d时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为14 157.3 mg·L-1;莴笋叶农用酵素营养液发酵各时段钾离子含量平均值较高,达到95.22 mmol·L-1。  相似文献   
3.
植物源作物酵素营养液是以天然植物组织或作物残体为原料,混合糖、酵素等发酵而成的酵素制剂,对作物具有良好的抑菌、营养和生理调节作用。随着社会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植物源作物酵素营养液的研发和推广符合有机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植物源作物酵素营养液的制备工艺、成分及应用效果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植物源作物酵素营养液的前景,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结了工厂化穴盘育苗的主要技术及标准,包括基质的选择和配比,不同植物种子催芽的覆盖方式、光照、温度、湿度、EC等要求,提出了不同规格穴盘种苗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黄酒生产过程中浸米水的利用率、减少其排放量,对比了浸米水与自然发酵椰子水的理化指标差异,分析各指标与细菌纤维素(BC)产量的相关性,继而优化浸米水培养基组分,并研究所得BC的理化性状。结果表明,浸米水中果糖、葡萄糖、蔗糖、乙酸、总蛋白含量显著(P<0.05)低于自然发酵椰子水,它们对BC产量均有显著(P<0.05)影响。以浸米水为原料生产BC的最适碳源为35.0 g·L-1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提物和胰蛋白胨混合物(各3.0 g·L-1)。经优化后,BC产率(以干质量计)达到9.3 g·L-1。以浸米水和自然发酵椰子水为原料生产的BC均具有纳米级多孔网状微结构,两者的含水量、持水力和硬度无显著差异,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其化学组成均为β-型葡聚糖、Ⅰα型纤维素,结晶度分别为82.7%和84.6%。以浸米水和自然发酵椰子水为原料生产的BC理化性状基本相同,说明浸米水可用作BC的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