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试验通过南京市郊蚜虫年周期消长规律与病毒病的发生关系研究,为防洽该病提供了依据。一、试验经过与方法以南京主栽品种早丰一号辣椒为观察品种,1983~1984年在南京东郊马群乡进行试验,1985年在本所及紫金山乡进行试验。冬季设育苗大棚和田间杂草为观察对象。辣椒定植后设田间观察圃,在  相似文献   
2.
辣椒病毒病是辣椒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南京市郊辣椒病毒病原以CMV为主,其次为TMV,余为少量其它毒源。而蚜虫是传毒介体。本试验对南京市郊蚜虫年周期消长规律及蚜虫与病毒病发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辣椒炭疽病病原菌及致病力差异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试验对我国三省辣椒炭疽病病原菌及其致病力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炭疽菌在三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辣椒叶片的炭疽菌在陕西和江苏以红色和黑色炭疽菌为主,湖南以黑色和黑点炭疽菌为主;为害辣椒果实的炭疽菌在陕西以红色和黑色炭疽菌为主,江苏以红色和黑色炭疽菌为主,湖南以红色炭疽菌为主。同一地区不同炭疽菌的致病力存在着一定差异,不同地区同一炭疽菌的致病力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我国辣椒炭疽菌是否存在着生理小种分化,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辣(甜)椒主要品质性状与抗病性相关分析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相关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辣(甜)椒种质资源的品质性状与抗病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干物质含量对抗病性(抗TMV、CMV和炭疽病)的正向效应很小,负向效应达极显著水平;Vc含量对抗病性产生正效应,其中对TMV、炭疽病抗性的效应极显普;辣椒素含量对抗病性也产生正效应,对TMV、CMV抗性的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辣(甜)椒种质资源苗期对炭疽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辣椒炭疽病是南京市郊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的病害,其危害程度仅次于病毒病。“七五”期间,辣椒炭疽病列为国家种质资源抗病鉴定内容之一。为了配合上述任务,我们对辣椒炭疽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材料与方法 1.田间观察:选本地生产中的主栽品种早丰1号作为观察对象,定田块,5天观察1次。苗期查200株,成株期100株,分别记载发病株率及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7.
辣椒炭疽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室内苗期鉴定辣椒品种对炭疽病的抗病性,以4~5叶期为宜;用5~10%辣椒叶组织煎液配制接种体(孢子浓度1×10~6孢子/毫升),效果极佳;接种后要立即保湿24小时,并在接种后第7天再行保湿24小时;鉴定温度保持在25~27℃范围内。以接种后第14天调查病情为合适。根据病斑大小和病叶多少划分病害严重度等级:0级:无症状;1级:1~2叶发病,病斑直径约1毫米;2级:2片真叶发病,病斑直径大于1毫米,或有少数大斑;3级:2片以上真叶发病,产生许多大斑,病株畸形;4级:全株发病,产生许多大病斑并落叶,病株濒于枯死或已枯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