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10种菜园常用杀虫剂对蝶蛹金小蜂Pteromalus puparum雌成虫存活的影响, 以及其中4种杀虫剂对该蜂卵巢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辛硫磷和乐斯本对该蜂雌成虫的杀伤力极强, 处理后2h所有个体死亡, 属有害类杀虫剂;敌杀死、除尽和杀虫双处理后48 h死亡率达到95%以上, 表现出中等毒性;杀灭菊酯处理后48 h死亡率为60.0%, 为轻度有害类杀虫剂;而万灵、虫螨光和奥绿蔬虫净处理后48 h死亡率均不到10%, 经抑太保处理的则无个体死亡, 表明四者对该蜂的杀伤力较小, 均属安全杀虫剂. 万灵对该蜂卵巢发育及卵子发生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虫螨光、奥绿蔬虫净和抑太保三者也有抑制作用, 但相对较弱. 从充分发挥蝶蛹金小蜂自然控制作用的角度考虑, 抑太保、虫螨光和奥绿蔬虫净应是防治菜粉蝶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2.
越冬代菜粉蝶Pierisrapae蛹被蝶蛹金小蜂Pteromaluspuparum寄生后,其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寄生后0.5~2d逐日上升,此后则逐日下降.雌雄寄生蛹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寄生后1~4d显著高于同期未寄生蛹,寄生后5d则略低于同期未寄生蛹;寄生蛹血淋巴中总糖和海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可溶性蛋白相同,也是寄生后0.5~2d升高,寄生后3~5d降低.寄生后0.5~2d,雌雄寄生蛹血淋巴中总糖和海藻糖含量显著高于同期未寄生蛹,寄生后3~5d则恰好相反.寄生蛹血淋巴中还原糖含量在寄生后0.5~3d日渐升高,寄生后4d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寄生后5d则急剧下降.越冬代菜粉蝶蛹血淋巴中海藻糖酶无活力,而雌雄寄生蛹血淋巴中海藻糖酶的活力在寄生后0.5d开始显现,此后逐日升高,至寄生后5d已达43.24~44.27μg葡萄糖·mg-1蛋白·min-1.  相似文献   
3.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蝶蛹金小蜂Pteromalus puparum卵黄发生前后脂肪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同时观察了卵巢中不同发育时期卵泡的超微结构.卵黄发生前(蛹期)的脂肪体细胞含有大量蛋白颗粒和线粒体,但未见粗面内质网,早期蛹脂肪体细胞中可见多囊泡体;卵黄发生期(隐雌成蜂~5日龄雌成蜂)的脂肪体细胞内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均较为丰富.在新形成的卵泡中,卵母细胞内尚无卵黄蛋白沉积,但脂滴较多;在Ⅰ级和Ⅱ级卵泡中,卵母细胞中沉积有较多的卵黄体和脂滴,且Ⅱ级卵泡中的卵黄体明显大于Ⅰ级卵泡;Ⅲ级卵泡中,卵母细胞内充满卵黄体和脂滴,并已形成卵壳.  相似文献   
4.
快速评价内寄生蜂雌蜂携带因子生理活性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以γ-射线辐射处理雌蜂,评价内寄生蜂雌蜂携带因子生理活性的简易方法。该方法既能维持雌蜂正常的寄生能力和携带因子的生理活性,又能排除寄生蜂胚胎和幼虫来源因子对寄主的影响。当以150Gy剂量的γ-射线处理蝶蛹金小蜂雌蜂时,其存活率和产卵能力未受明显影响,但其子代胚胎不能发育。经辐射处理的雌蜂寄生菜粉蝶蛹后能象未处理正常蜂一样明显地抑制寄主的血细胞免疫,其引起寄主血细胞总数、组成、死亡率及浆血细胞延展率变化与正常蜂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寄主蛹被寄生后其血细胞免疫受抑制主要是该蜂雌蜂携带因子引起的。最后讨论了使用该方法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柑桔矢尖蚧一代幼蚧发生期数理统计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1977-1992年共16年的资料,从1-3月的23个气象因子中,通过相关分析逐步变量选择,筛选出5个与矢蚧一代幼蚧发生期紧密相关的预报因子。这5个因子是2月温湿系数、3月均温和相对湿度、1-3月日均温及大于10℃的天数。据此建立了预测矢蚧一代幼蚧发生期的多元回归方程、判别函数和条件频率列联表。经统计检验、对1993年的实测验证和计算历史符合率,均证明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可行的。其中条件频率列  相似文献   
6.
假寄生对菜粉蝶蛹血细胞总数和包囊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假寄生(pseudoparasitism)方法评价了蝶蛹金小蜂雌蜂携带因子的生理活性。雌蜂经辐射处理后,其假寄生能象未处理正常蜂的寄生一样,明显地抑制寄主(菜粉蝶蛹)的血细胞免疫;所引起寄主血细胞总数、死亡率及浆血细胞延展率变化的生理效应与未处理正常蜂寄生时基本一致;而人为针刺则不能引起上述生理效应。说明菜粉蝶蛹被寄生后其血细胞免疫受抑制,主要是由雌蜂携带的免疫抑制因子所引起。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多分DNA病毒的生理功能,并就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朱砂叶螨酸性磷酸酯酶测定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最优4因子组合测定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Boisduval)酸性磷酸酯酶,并进行了主因子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醋酸缓冲液pH值4.4、反应温度42℃、温浴40min、底物8.5×10-3mol/L的组合条件,波长405nm下,该酶吸收值最大,其中温浴时间是影响朱砂叶螨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