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为探究不同预处理对柑橘内生细菌的富集效果,本研究以脐橙和蜜柑的叶片与果皮为材料,通过对其内生细菌基因组DNA提取和Illumina测序,比较分析了3种富集内生细菌的方法。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方法均能有效富集内生细菌。样品组织经A处理(1.5%离析酶R-10+1.5%纤维素酶R-10+8.55%蔗糖)、B处理(1.5%离析酶R-10+1.5%纤维素酶R-10+12.8%甘露醇+0.12%MES+0.36%CaCl_2·2H_2O+0.011%NaH_2PO_4)和C处理(8.55%蔗糖)处理后,植物叶绿体DNA占宏基因组DNA的比例均有所降低,其中脐橙叶片和蜜柑果皮经过A处理效果最佳,分别为7.34%、74.89%;脐橙果皮和蜜柑叶片经过B处理效果最佳,分别为36.07%、9.65%;与对照相比,经3种处理能增加OTU分类单元数量,增加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细菌的含量,可获得更多内生细菌种类。由此可知,3种方法在内生细菌富集中均有一定的效果,其中A和B处理最佳,使内生细菌能够更好地被富集,有效减少了柑橘叶绿体DNA的干扰。本试验结果为柑橘及其他植物内生细菌的富集方法和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文辉  甘甜  艾琪  吴思梦 《乡村科技》2023,(19):102-105
为探究水稻二化螟发生的影响因子,总结防治措施,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综述影响水稻二化螟发生的气象因子(温度、湿度、降雨量、光)和栽培管理因素,以及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柑橘品种茎段离体培养条件并开展微芽嫁接(试管内茎尖嫁接)试验,为培育无毒柑橘组培种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温州蜜柑和纽荷尔脐橙成年态枝条进行不同浓度HgCl2和NaClO消毒,筛选适宜组培利用的柑橘外植体消毒方式、采集季节及激素配比;开展嫁接砧木种子消毒和微芽嫁接试验,分析两个柑橘品种微芽嫁接的萌发状况.[结果]温州蜜柑外植体的最适消毒方法为70%酒精+1.0‰HgCl2消毒6 min处理两次;纽荷尔脐橙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为70%酒精+15.0%NaClO处理两次;采集成年态柑橘茎段进行离体培养的最佳时期为夏季;在MS固体培养基中添加1.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和0.1 mg/L萘乙酸(NAA)均有利于两个柑橘品种外植体腋芽萌发.砧木种子最适消毒方法为剥去内外种皮+70%酒精+1.5%NaClO溶液处理;两个柑橘品种微芽嫁接的萌发率较低,分别为10.00%和6.67%,但嫁接成功后柑橘苗长势良好.[结论]于夏季剪取温州蜜柑和纽荷尔脐橙成年态枝条带芽茎段,分别经70%酒精+1.0‰HgCl2消毒6 min处理两次、70%酒精+15.0%NaClO处理两次,在添加1.0 mg/L 6-BA+0.1 mg/L NAA的MS固体培养基中接种,可获得最佳的培养效果.利用微芽嫁接技术嫁接的柑橘苗长势良好,可在提高其嫁接萌发率基础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将生防链霉菌ML27和柑橘内生放线菌P3Y2的优良特性整合在一起,对两株菌进行了原生质体融合研究。结果表明,菌株ML27和P3Y2的种子液分别转移到蔗糖浓度为20%和10%以及甘氨酸浓度为1.5%和1.0%的培养液中培养,收获的菌丝体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最有利;分别选用5 mg/m L、90 min,及5 mg/m L、120 min的溶菌酶浓度与酶解时间制备ML27与P3Y2的原生质体能达到较高的形成率和再生率;在60℃条件下,菌株ML27和P3Y2的原生质体热灭活时间分别以10 min和15 min适宜;在20 W紫外灯下15 cm处分别照射7 min和5 min时,菌株ML27和P3Y2原生质体的灭活程度适宜。在此基础上,进行菌株ML27和P3Y2的原生质体融合,根据形态学特征、抑菌活性检测和定殖能力测定初步筛选出1株融合菌株MP45。试验结果可为这两株柑橘病害生防菌株的改良和充分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