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破解东北烟区烤烟生长后期低温影响烟叶采收的障碍,提高烟叶质量,尝试将低温灾害风险预警等级划分成正常、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在中风险和高风险临近时(前2 d),采取对烟株砍收遮光水养采烤的措施,分析其对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预警等级为中风险以下时,烟株砍收遮光水养采烤处理,烤坏烟损失率较常规采烤降低8.5%,总损失率降低12.6%,烟叶外观质量评价总分可提高0.06分,但外观和感官质量改善不明显;当预警等级为高风险时,烟株砍收遮光水养采烤处理,烤坏烟损失率降低55.1%,总损失率降低70.2%,上等烟和中等烟比例显著提高78.7%、57.2%,外观质量评价总分显著提高了0.58分,两糖比、糖碱比较高,改善了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及感官质量。建议当低温灾害风险预警等级为中风险及以下时,对田间未达成熟标准的烟叶,采用常规采烤方法;当高风险临近时,则采用烟株砍收遮光水养采烤方法,以达到减灾保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不同土壤质地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为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对紫色土、黄壤土、黄棕壤土和石灰土4中不同类型土壤的理化性质与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的耕层厚度、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差异显著,紫色与黄棕壤土两者烤后样的碳和氮化合物及氯含量差异不显著,与石灰土、黄壤土差异显著。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烟叶化学成分与黄壤土土壤耕层质地、黄棕壤土的土壤耕层质地和有机质及速效钾、石灰土的土壤有机质及速效氮、紫色土的pH值及速效氮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装烟方式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对烟夹、散叶堆积与散叶插扦装烟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装烟方式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差异显著,与烟夹装烟方式相比,散叶装烟方式的中部叶类胡萝卜素、芳香族氨基酸、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西柏烷类和新植二烯等裂解产物含量显著升高,上部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显著降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赋权评价分值中部叶以散叶堆积处理(T2)最高(569.24),上部叶以烟夹处理(T1)最高(495.61)。从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角度出发,云南曲靖烟区散叶堆积和烟夹装烟方式可分别增加中部、上部烤后烟叶香气物质含量,可作为后续研究、推广的主要装烟方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类型风机对散叶烘烤的影响,明确了散叶烘烤适宜的风机。试验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材,分析了七号轴流风机、七号混流风机和八号轴流风机对烤房内温差、叶间隙风速、烘烤能耗、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七号轴流风机相比,七号混流风机和八号轴流风机缩小了烤房内温差,增加了叶间隙风速,使烤房内烘烤环境更均匀,降低了烘烤成本。八号轴流风机处理的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且感官质量最优,显著提高了上中等烟率,降低了下等烟和杂色烟率,使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表现较优。因此,密集散叶烘烤以八号轴流风机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作为一种烈性传染病一直受到各鸡场的重视。但是近年来,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暴发性为特征的典型新城疫少发了,而低发病率、低死亡率、高淘汰率、散发的非典型新城疫却逐渐增多,使其成为危害养鸡业的重大疫病之一,困惑着养鸡场。  相似文献   
6.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水禽已成为苏北地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业内以及行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紧跟科技发展的潮流,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水禽中鸭鹅是耐粗放饲养的家禽,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强,疾病少,易饲养。饲养房舍和设备投资仅为养鸡的1/5~1/3,既可适合小规模专业户饲养,又可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据调查,江苏省南通、淮阴地区的一些养鹅专业户利用“放牧为主,前后补饲”的方法饲养本地四季鹅,70日龄体重可达4.5~5kg,消耗精料仅5kg左右。在一般市场行情下,饲养一羽种鹅年利润150~190元,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来源(有机氮肥和无机氮肥)对烤烟上部烟叶碳氮代谢及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调控肥料施用、提高烟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保证用氮量一致的基础上,设无机氮肥和有机氮肥两个处理,烟苗移栽后60、70、80和90 d各采样1次,观察不同处理的细胞超微结构,测定烟叶的总糖、总氮和烟碱含量,并对比分析影响碳氮代谢的关键基因表达.[结果]随着移栽时间的延长,有机氮肥处理上部烟叶细胞中的淀粉颗粒增多,嗜锇颗粒含量增加且体积增大.两种氮肥处理成熟期上部烟叶总糖含量均呈先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有机氮肥处理上部烟叶的总糖含量相对较高;两处理上部烟叶总氮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有机氮肥处理在成熟前期显著低于无机氮肥处理(P<0.05,下同),但移栽后90 d二者趋于一致;两处理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在成熟期呈上升趋势,有机氮肥处理的烟碱含量除移栽后80 d显著较低外,其他取样时期均高于无机氮肥处理.碳代谢途径关键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蔗糖合成酶基因(SuS1)、淀粉合成酶基因(SS1)、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I)、支链淀粉合成酶基因(SBE1)和α-淀粉酶基因(AMML)在成熟后期(移栽后90 d)高表达是导致上部烟叶总糖积累较多的主要原因.氮代谢途径关键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NRT1)和鸟氨酸脱羧酶基因(ODC)在有机氮源条件下高表达是导致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结论]施用有机氮肥有利于成熟期上部烟叶碳氮代谢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上部烟叶总糖和烟碱含量增加,同时降低总氮含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不同装烟方式下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为烘烤工艺优化提供依据。试验以K326中部叶为试材,分析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和形态变化以及二者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叶片水分散失较快;T1处理形态变化主要集中在定色前期和干筋期,而T2处理则主要集中在定色前期;进一步的数据相关分析表明,T1处理形态变化与叶片和主脉含水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T2处理形态变化与叶片含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但与主脉含水率负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研究认为,可根据不同处理时烟叶水分与形态变化的差异适当调整和制定烘烤工艺,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9.
以烤烟品种秦烟96离体中部烟叶为材料,设置不失水(CK)、失水10%(T1)、失水20%(T2)3个处理,研究快速失水对采后烟叶的呼吸速率和淀粉合成代谢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失水10%和20%处理,使采后烟叶呼吸高峰分别提前了6 h和12 h,呼吸速率分别提高了20%和8%,烟叶淀粉含量分别降低了30%和14%,失水处理烟叶的AGP和GBSS活性在前期(12h)快速下降,促进了后期酶活性快速下降;进一步基因表达分析表明,AGP和GBSS基因表达量随采后时间延长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表明失水处理抑制了烟叶淀粉合成代谢,促进后期(12 h后)淀粉的快速降解。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不同失水处理对采后烟叶淀粉代谢的影响,本试验以烤烟品种秦烟96为材料,设置正常水分(CK)、失水10%(T1)和失水20%(T2)三个处理,对采后烟叶烘烤特性和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失水处理缩短了烟叶变黄时间,影响烟叶变褐时间。采后烟叶直链淀粉降解主要集中在失水处理前期(0~18 h),而支链淀粉降解主要集中在失水处理后期(18 h后),失水处理后烟叶淀粉总含量降低。由于淀粉去分支酶(DBE)活性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随采后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且相应酶基因表达量降低(SBE除外),因此抑制了采后烟叶淀粉的合成;而淀粉分解酶活性随采后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且相应酶基因表达量升高,促进了采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综上所述,失水处理改善烟叶烘烤特性,增强采后烟叶淀粉降解能力,促进采后烟叶糖含量的增加,以失水10%处理效果最优。烟叶在采后前期(0~18 h)以降解直链淀粉为主,后期(18~36 h)以降解支链淀粉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