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嫦娥奔月是我国古代美丽的神话故事,但一直到最近几十年,人类才真正使"嫦娥"奔上月球。正是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推出和地球引力的发现,使得这一切成为可能。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动的规律,为实际的天文观测提供了一套计算方法。利用它可以只凭少数观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桑树夏伐是桑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春蚕用叶结束后,于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对桑树枝条进行剪伐,促使休眠芽或潜伏芽萌发,长出新枝叶,有维持树形、促进营养生长、增加桑叶产量的作用。但在剪伐之后,从伤口溢出大量伤流,损失大量营养物质,对桑树生理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早为人们所注意。  相似文献   
3.
1967年土居养二等发现桑树萎缩病的病原是类菌质体(MLO或称MLB)以后,在桑树病理学的研究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由于类菌质体极微小,多年来,都是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最近,kartha、袁嗣令等用常规切片法,并通过有关染色步骤增加其分辨力,使一些植物的类菌质体成为凝聚状,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也能清晰观察到。这种较为简易的方法,在目前我国还不能普遍使用电镜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4.
张贵常  吴兆明  崔澂 《作物学报》1987,13(3):219-222
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与 NaHCO_3有关。本文以水稻为材料、用水培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浓度 NaHCO_3条件下生长的正常和缺锌水稻进行观察,研究了锌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与 NaHCO_3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浓度的 NaHCO_3对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在高浓度下,植物的生长则受到抑制。NaHCO_3还能促使缺锌培养水稻的缺锌症状出现。正常和缺锌培养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务院“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的建议,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组织七名专家组,于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五日至十一月十日,对我省的乾安、农安、德惠、榆树、怀德、前郭等县的“三北”防护林情况进行了考察。我随专家组同行半个月,历经二千余公里,所见所闻,受益非浅。现结合专家们的意见与建议,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一、我省“三北”防护林建设的基本概况我省中西部的十七个市、县是“三北”防护林建设第一期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区域面  相似文献   
6.
天宫一号进行太空授课时距离地球343公里,似乎离我们并不十分遥远,可它为何是一个失重的空间?地球的引力难道就感觉不到了吗?为了解开这个奥秘,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公里,这是地球表面上离地心的距离。天宫一号与地心的距离为6371公里+343公里=6714公里,这个距离比地面只远了不到1/20。根据牛顿万有引力的公式,地球对天宫一号的引力与地面相比,仅减小1/10。看来,失重的原因并不是远离地面343公里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成本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并得出了两个方面的初步结论:(1)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成本是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源价值;(2)在理论上人们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成本的含义和计量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实际的计量工作却不尽人意。为此开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成本核算意义重要,结合当前高校会计制度核算体系中的基本方法,对开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成本核算应遵循的原则、核算的主体、核算的对象、核算的期间、核算的项目、核算的程序及方法进行阐述,探讨出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成本核算的体系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时间测量仪器的五个阶段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以太阳的升起和下落,作为一天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为了更准确地记录时间的消逝,我国古代就采用了铜壶滴漏以及日晷影移的方法来计时。在北京世纪坛门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日晷,就是纪念这类记录时间装置的标记。  相似文献   
9.
做好牲畜的防疫工作对于人类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养鸭场的防疫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进一步提高养鸭场的防疫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理研究室自1953年开始,连年在天津、北京等地人民公社生产队和国营农场总结农民水稻丰产经验,通过学习和调查研究,基本上掌握了千斤高产水稻的栽培技术。1964年又在北京红星公社和义生产队蹲点,与农民相结合,搞了21亩稳产高产田和15亩对此试验田。由于采用良种,薄膜保温湿润育秧,插稀长密依靠分蘖的合理密植,前重后轻的施肥措施,水层灌溉与落干烤田相结合等先进栽培技术,在当年气候多雨和病害较多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亩产平均963斤的高产,超过当地一般产量33.3%。现将高产田的栽培技术试验结果以及我们对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意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