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国家千方百计实施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农业。但相对于众多农民.这只是“杯水车薪”。农专合的好处,在于可让农民、农业产生具有“造血”功能。农业强了,农民才能不离乡、不离地、心甘情愿务农。合作社在让农民尝到“抱团”致富的甜头,在给农村经济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瘦肉精是一类药物,而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药品.任何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肥肉生长的物质都可以叫做“瘦肉精”。在我国通常所说的瘦肉精是指克伦特罗类药物。用超过治疗剂量5~10倍的用量用于家畜饲养时,将发生显著的营养“再分配效应”——促进动物体蛋白质沉积、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沉积。能显著提高胴体的瘦肉率、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因此曾被用作牛、羊、禽、猪等畜禽的促生长剂、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对小母猪施行小挑花术劁割,用双手拇指按压荐骨岬定位简快准确,其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克服猪疥螨病治愈后容易复发的问题。选择4个有猪疥螨病临床病例的猪场,预先处理猪舍环境,对猪舍和猪体喷淋0.05%双甲脒;并进行不重复、间隔7 d分别重复1、2次的对照试验。结果显示4个猪场,均在首次喷淋双甲脒后,病灶瘙痒加剧,持续近1 h后症状逐渐减轻,随后瘙痒症状基本消失;第2天,病灶处炎症消退;第7天,病灶痂皮干缩,开始脱落,无蹭痒痕迹;第14、21、63、126、182天,4个场的存栏猪均无疥螨病临床病例。试验结果表明,预先处理好猪舍环境,并用0.05%双甲脒溶液一次将猪舍内、外及猪体喷透,可根治猪场的疥螨病。  相似文献   
5.
2009年11月,云南某养兔户饲养120只基础母兔的肉兔群,在连续2次使用伊维菌素后,出现46只病兔,诊断为伊维菌素中毒,经紧急抢救,全部康复。1兔群情况2009年5月3日,对129只基础母兔、21只种公兔、1003只55日龄以上的幼兔进行螨病防治,按体重皮下注射灭虫丁(江苏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007年9月18日生产,1mg/mL)约0.3mL/kg,第7天重复1次。5月12日,观察到几只幼兔精神沉郁,食欲减退;13日有3只母兔出现类似现象,电话求诊。  相似文献   
6.
奶牛分娩后,需要恢复体质、泌乳功能、繁殖功能.在分娩和泌乳双重应激的影响下,而营养处于负平衡状态,体质虚弱,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云南的地理、气候条件、土地、劳动力资源及市场区位优势。指出在云南不同地区,适合饲养不同类型的家兔;不同的气候条件,兔舍的设计要有所不同。认为规模化养兔,首要条件是充分开发利用兔场的各种"废物",保护自然环境;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兔业的稳定与繁荣;在祥云、陆良地区,适合引进企业,稳步实现产业化养兔;在山区,适合以协会或合作社为共同体的小型养殖户联合,成为区域性的规模化养兔。得出"世界养兔看中国,中国最佳的产地是云南"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注射伊维菌素防控猪疥螨病有应激反应、容易复发、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将某猪场107头临床感染猪疥螨的繁殖母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口服0.2 mg/kg、0.3 mg/kg、0.4 mg/kg伊维菌素;在第5 d,给第2、3组,用500 mg/kg双甲脒对猪舍彻底带猪喷淋;第9 d,第1组及其他存栏的可疑感染猪,均重复口服0.3 mg/kg伊维菌素;第12 d,第3组,重复双甲脒带猪喷淋。试验表明:107头临床感染猪均在首次投伊维菌素后,第2 d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第3 d病灶无新鲜的蹭痒痕迹;第7 d,部分痂皮开始脱落;第14 d,病灶区的痂皮基本脱落,治愈率100%;第21 d、第63 d、第126 d、第182 d,全群存栏猪中均无临床感染者;3个试验组之间,康复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限位栏内的能繁母猪,口服0.3 mg/kg伊维菌素,第9 d重复一次,或第5 d用500 mg/kg双甲脒溶液带猪喷淋,均可根治猪场的疥螨病;伊维菌素口服替代传统的皮下注射,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应激;限位栏中的母猪,口服剂量的准确性与注射法一致;口服的方法也便于推广到群养的仔猪和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