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履带式高地隙油茶果振动采收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茶人工采收效率低,劳动力成本大,且油茶果成熟期短、花果同期等问题,设计了可实现连续振动落果和收集的履带式高地隙油茶果振动采收机。采收机采用骑跨式车架沿油茶树种植行行走,利用曲柄摇杆机构驱动多排阵列的指排杆按照一定的运动轨迹对树冠两侧同时击打作业,落果通过收集板汇集后输送到果箱。根据击打轨迹对采收机击打装置的曲柄摇杆机构进行设计,并用ADAMS软件验证指排架运动轨迹。通过ANSYS软件对击打装置机架和采收机车架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获得其前6阶固有频率,确定其不会发生共振。为接收振动掉落的油茶果,设计了高低错落分布的收集板,不仅能接收落果,且能顺利避开树干,实现整机在运动中完成振动落果和收集作业。最后,加工装配振动采收机样机,在击打液压马达转速为360 r/min条件下进行油茶林地整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油茶果采收率为87.56%,花苞掉落率为25.86%,满足油茶果采收要求。  相似文献   
2.
水土流失机理与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的本质是引起土壤理化性质变坏、肥力下降和土地利用率降低。它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破坏、土壤严重退化、水旱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和失衡,而且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分别就土壤侵蚀机理与模型、土壤养分流失机理与模型及径流流失机理与模型等三个方面作了简单回顾与概述。一方面是对国内外的水土流失研究背景和进展状况有个大概了解,另一方面也更有助于今后水土流失研究工作的开展,为进一步制定水土保持方案和指导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油茶长林品种引进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西引进8个油荼长林品种(‘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3号’、‘长林27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和‘长林166号’),开展了其在引种地生长适应性、物候期、主要经济性状、果实品质等试验研究,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油茶长林品种在引种地表现出了较强的生长适应性,物候期与原产地较为一致,产量和鲜出籽率等主要经济性状间差异显著,与对照品种差异亦显著.果实品质与原产地相比差异较小.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更为优良的5个品种,分别是‘长林4号’、‘长林27号’、‘长林23号’、‘长林3号’和‘长林40号’.  相似文献   
4.
长林油茶系列良种经8年推广种植,取得明显成效,全省推广种植面积达24 453hm^2,经济收益累计达47 418万元。覆盖5个地州11个县,86个街道、乡镇,454个行政村,涉及受益农户达71 307户,贫困户达18 012户,项目区覆盖农户率达81.5%。大力良种推广,为林农得到增收增效,建立了绿色银行,增强了地方经济实力,促进了贵州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5.
6.
7.
余甘子的雌雄花着生在结果枝叶腋内,雌花着生位置一般在1-6叶腋内,着生频率最高的是2~4叶腋,雄花分布在4~12叶腋内。余甘子雌雄花主要分布在一龄结果母枝上。雌花在结果枝分布,最多的扁甘品种平均有5.72朵,最少的是六月白为0.882朵。雌花丛生性强的扁甘、山甘、兰丰、粉甘和秋白具有较高产性状,而六月白则不具有丰产性。扁甘为单个结果枝上雄花最多的品种,平均达221.92;最低的是六月白,雄花数只有14.91。余甘子树龄越高,雌花分布越不均匀。余甘子树冠分为3种类型:半圆形树冠,雌雄花在树冠中的分布比较均衡,有花冠层占总冠层比例达92%,产量最高;扁平形树冠,有花冠层占总冠层比例为62%;倒三角形树冠,冠内雌雄花分布极不均衡,有花冠层占总冠层比例只有41%。  相似文献   
8.
喀斯特石漠化形成原因及植被恢复途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喀斯特石漠化是在人的干预下,喀斯特地区植被和土壤退化导致的结果。通过回顾国内外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情况,在分析喀斯特植被退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基础上,提出喀斯特石漠化植被恢复应该选择合适的树种、合适的造林方式和治理模式,分阶段人为促进封山育林,转移剩余劳动力,用可持续理论引导当地居民逐渐改变古老的生产和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9.
两年生砧木, 不同品种的美国山核桃接穗嫁接一年后, 其苗木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生物量等指标均表现极显著差异, 根系总长最大可达2 911.36 cm, 为最小1.82倍; 根系表面积最大为573.07 cm2, 为最小1.79倍; 根系体积最大可达10.83 cm3, 为最小2.11倍. 各指标两两之间(个别例外)均呈极显著相关, 个别呈极显著负相关, 关于其具体相关关系可做进一步的研究. 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在不同根级之间和同一根级内均存在较大差异. 而巨大的根系表面积对水分的供应和养分的吸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低海拔区域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开花物候特性,对浙江金华东方红林场的22个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开花物候、花期长短、开花数量进行了调查观测。结果表明:低海拔地区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花期始于1月下旬,结束于4月中下旬,花期长达62.5 d,花期较集中,但开花期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不同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开花物候差异显著,开花期最早的是无性系dy144,最晚的是无性系hy31。花期持续时间最长的是无性系hy54、hy179,花期持续时间均值为53.5 d;最短的是无性系hy58,花期持续时间均值为26.5d。22个无性系之间开花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本试验的研究结果,其中无性系dy156、hy8、hy28、hy31、hy43、hy47、hy59、hy63、hy54、hy71、hy179可以考虑作为园林观赏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