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薯新品种(系)在云南的适应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南205(SC205)为对照品种,研究比较F44、F50、G56等22个木薯品种(系)在云南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单株茎叶鲜重为1.8~11.4 kg,最重的是F81,与F50、哥伦比亚18R、F114等品种系差异极显著;最轻的是GR3,与F44、SC5、新选048等品种(系)差异极显著,与SC205、F50、F114、哥伦比亚18R差异显著;每株鲜薯条数为7.6~17.5条,最多是SC8,比SC205(对照)增加53.5%,而最少的是F108;小区鲜薯重为40.0~100.3 kg,最重为新选048,比SC205(对照)增加70.1%,比鲜薯重最轻的SC5显著高产,与其它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且SC5小区鲜薯重比SC205(对照)减产36.2%。综上所述,综合性状相对适合在云南种植的为SC8、GR3、GR4、新选048、GR024-1、GR024-2、F106、哥伦比亚18R、F114、G37、F44、G30、F100、F539共14个品种(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观察及调查,明确了云南干热区4个木薯品种叶斑病在4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发生及危害情况,得出叶斑病的发病率和危害指数。对木薯品种和栽培模式等主要影响因子的单因子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SC5和新选048采用直插并施肥的方式发病率最低,新选048采用直插的方式发病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3.
木薯是世界公认的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作物,其已开发的衍生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文章系统介绍了木薯间套作栽培模式、效益和优势以及我国木薯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对木薯产业的政策、资金、人才投入,为木薯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积极引进、选育和推广木薯新品种与丰产栽培技术,推动木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延长木薯产业链,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科技园内胡椒园杂草种类调查,结果表明,该胡椒园内杂草有14科42种,外来入侵杂草有8科17种。从胡椒园杂草的田间均度、田间密度、田间频率和相对多度分析结果得出:该胡椒园主要杂草为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var.jnajor(Nees)C.E.Hubb]、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L)和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其相对多度分别为35.51%、32.42%、31.62%、30.47%和27.18%。本研究对明确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科技园内胡椒园杂草种类、危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整个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胡椒园杂草危害情况调查以及外来入侵杂草的后续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以大叶种胡椒(Type Lampong)为对照,对胡椒属野生近缘种质资源‘芦子’(Piper betle L.)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及抗逆性状(抗寒、抗病)等主要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野生近缘种质‘芦子’长势强,冠幅大,果穗长,座果率高,抗寒、抗病能力较强,农艺性状及抗性明显优异大叶种胡椒;通过对‘芦子’种质资源的无性繁殖品种改良技术进行探究,说明 ‘芦子’野生近缘种质资源是胡椒品种改良较好的中间材料,将为胡椒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及胡椒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因基础。  相似文献   
6.
云南德昂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9~10月、2009年9月分别对云南省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镇康县南伞镇、镇康县军赛佤族拉枯族傈傈族德昂族乡2乡1镇10个村分布的与德昂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生物资源进行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业生物资源257份.文章对当地农业生物资源现状、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云南德昂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罗汉果化学成分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罗汉果的化学成分、药用价值及其开发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罗汉果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6个不同成熟度咖啡果实为对象,对果实的11个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成熟度对咖啡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成熟度咖啡鲜果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皮厚、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形指数、单果重、种子重、种子数、果实硬度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皮厚、种子纵径、种子横径、单果重、种子重逐渐增加,果实硬度、果形指数、种形指数总体上逐渐减小。咖啡大多数果实性状指标间均具有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在不同成熟度间存在差异。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指标间的相关性逐渐增加,部分指标由不相关向相关性转变。主成分分析显示,11个表型性状可归纳为3个主成分,分别为果实大小因子、种子形状因子、果实形状因子。最终确定果实横径、单果重、种子重、种形指数、果形指数等5个指标作为评价咖啡外观品质的关键性指标。综合分析认为,成熟度为Ⅵ、Ⅴ时,咖啡的果实品质最好,成熟度为Ⅳ、Ⅲ果实品质较差,成熟度为Ⅰ、Ⅱ时,果实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下不同浓度壳聚糖对甘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为供试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50mg/L、100mg/L、200mg/L)壳聚糖,干旱处理后观察甘蔗叶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抗旱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壳聚糖对甘蔗苗期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具有提高甘蔗抗旱性的作用,其中100mg/L壳聚糖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其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增强甘蔗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云南保山市甘蔗、咖啡、热带水果以及其他热作产业的发展现状,同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